陽光訊(記者 劉杰 通訊員 焦梅)在孩子成長的教育旅程中,家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至關重要。為深化家校共育理念,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連,5月13日,西安市浐灞第二十一小學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為家校共育搭建了更為堅實的橋梁。本次活動邀請24位家長走進教室,化身“特別教師”,為孩子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趣味課堂。
健康與飲食安全篇
一生一齒 美麗展顏
一年級二班的王梓京媽媽以“口腔知識課堂”為主題,通過圖文并茂的課件,向同學們系統(tǒng)講解了牙齒結構、齲齒成因及預防方法。她強調(diào):“乳牙的健康直接影響恒牙生長,每天堅持早晚刷牙、定期檢查牙齒,及時做窩溝封閉是守護牙齒的‘黃金法則’。”王梓京媽媽巧妙融入趣味科普,拋出問題:“鯊魚一生能換很多次牙齒,為什么人類只有一次換牙機會?”同學們爭相舉手,現(xiàn)場氣氛熱烈。她借此引導:“牙齒是我們的伙伴,科學護理才能讓它健康陪伴我們一生!”
暢游中華美食
二年級二班的高梓諾同學的媽媽以《中國美食文化》為主題,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食文化,課程以"神農(nóng)嘗百草"的傳說開篇,通過圖文并茂的講解,帶領孩子們穿越八千年飲食發(fā)展史。通過視頻向孩子們展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并結合《齊民要術》《東京夢華錄》等典籍記載,重點呈現(xiàn)了美食文化的發(fā)展史。還通過視頻互動告訴孩子們中國餐桌的禮儀,讓孩子學習到社交方面的知識。通過本次活動既拓展了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認知,又讓孩子們在實踐體驗培養(yǎng)了勞動意識。家長的精心準備,生動展現(xiàn)中華飲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文化精髓,為家校共育傳統(tǒng)文化開辟了新路徑。
健康飲食與營養(yǎng)
二年級三班郭晨鑫媽媽圍繞兒童營養(yǎng)與膳食展開。先展示蔬菜激發(fā)興趣,接著借食物“自我介紹”讓同學們認識其營養(yǎng)價值,通過實例強調(diào)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列舉油炸食品等不健康食物及其危害,最后從理念、搭配、禁忌等方面闡述健康飲食習慣,助力同學們健康成長。
陽光心理 健康人生
四年級三班范梓慧媽媽以“關注心理健康,塑造陽光心靈”為主題展開。家長化身孩子們的“心靈引路人”,以童趣滿滿的互動課堂,為學生們開啟探索內(nèi)心世界的奇妙之門,教育是家校共同編織的溫暖紐帶。這場別開生面的課堂,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家校攜手為孩子注入心理“免疫力”的實踐。讓我們共同守護每一顆稚嫩心靈,助力孩子們以向陽而生的姿態(tài),擁抱充滿希望的未來!
健康飲食
五年級一班的馬駿鵬媽媽圍繞飲食健康展開,闡述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基本原則、具體實踐及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飲食健康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維持體重、增強免疫力等多方面;基本原則包括平衡膳食、適量攝入等;具體實踐涉及合理安排三餐、選擇健康食材和烹飪方式;常見問題如挑食偏食、暴飲暴食、外賣飲食不健康等,也分別給出了應對辦法 。
“食”光之旅
五年級四班的劉子涵媽媽不僅是廚房里的烹飪高手,更對傳統(tǒng)美食的制作有著獨到的見解。他用輕松活潑的方式,帶同學們探索東北名菜“溜肉段”的奧秘——從選肉技巧、腌制秘訣,到火候把控、醬汁調(diào)配,展示了金黃酥脆的經(jīng)典做法。當裹著琥珀色芡汁的肉段出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時,教室里頓時香氣四溢,同學們還學到了“復炸更酥脆”“糖醋比例1:1”等實用竅門。相信通過這堂香味四溢的實踐課,大家不僅品嘗到了美食,更能領略中華美食的精妙!
“食”刻牢記 安全相伴
六年級四班的劉雨軒家長不僅是生活中的美食達人,更對食品安全知識有著深入的研究。她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帶同學們解鎖食品包裝袋上的“小秘密”,辨別健康食品與垃圾食品,揭秘食品添加劑的真相,還分享了許多實用的食品安全小妙招。相信通過這堂課,同學們不僅能吃得開心,更能吃得安心、健康!
行為習慣和職業(yè)規(guī)劃篇
身體紅綠燈
一年級一班的薛沐冉媽媽走進課堂,帶來《身體紅綠燈》主題分享,通過生動講解和互動游戲,教會孩子們認識身體“安全邊界”。紅燈區(qū):隱私部位不許他人碰觸。黃燈區(qū):不舒服的肢體接觸要拒絕。綠燈區(qū):友好的擊掌、擁抱可接受。 活動增強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以趣味方式傳遞安全教育知識。
培養(yǎng)好習慣 成就好人生
一年級四班李高桐媽媽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良好習慣養(yǎng)成課。主要從認識習慣的重要性,養(yǎng)成習慣具體方法,帶著全班學生進行了一次好習慣養(yǎng)成之旅,為孩子們的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了不起的職業(yè)
二年級一班的陳巍銘媽媽以生動的講解和互動,帶領孩子們走進了“了不起的職業(yè)”世界。她用貼近學生的語言,結合圖片、視頻和趣味問答,介紹了醫(yī)生、消防員、廚師、教師等職業(yè)的特點與價值,鮮活的事例和有趣的講解,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不同職業(yè)如何用勞動服務社會,現(xiàn)場氣氛熱烈,孩子們紛紛舉手提問,展現(xiàn)出對職業(yè)的濃厚興趣。通過交流,孩子們不僅增長了知識,更在心中種下了夢想的種子。
當“情緒”的小主人
情緒是人類對內(nèi)外部事件或情境的心理反應,具有復雜且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在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忽視自身情緒的悄然變化,殊不知,那些看似焦慮、憤怒、煩躁的情緒往往會對我們的身體產(chǎn)生負面影響,在潛移默化中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傷害。我們還是小學生,所以從小了解情緒化帶來的影響非常重要。二年級四班劉思瑤媽媽就想通過今天的課堂,讓我們學會調(diào)控情緒,做情緒的小主人!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才能讓學生們更加卓越地成長。
學習毛筆字
三年級一班的張程程家長帶來的書法分享堪稱一場知識盛宴。從書法的基礎概念娓娓道來,到漢字字體演變的生動講述,再到歐體書法要點的精細剖析,內(nèi)容豐富且專業(yè)。其對筆畫運筆的講解細致入微,讓同學們深入領略書法之美,收獲滿滿干貨 。
手作花韻 “藝”起綻放
三年級二班的常紫涵媽媽運用精心準備的 PPT等資料,耐心細致地向同學們講解了插花的相關知識,從花材的選擇、色彩的搭配到插花的技巧,無一不體現(xiàn)了對插花藝術的熱愛與專業(yè)。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實用的插花技巧,更感受到了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鮮花的芬芳與色彩,不僅裝點了課堂,也點亮了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接觸到了嶄新的藝術形式,提升了審美水平和藝術素養(yǎng)。相信這次活動,會在同學們的心中種下一顆美的種子,在未來的日子里,生根發(fā)芽,開出絢麗的花朵。
拒絕沉迷手機
三年級四班吳易凡家長結合真實案例與趣味互動,生動闡釋了過度使用手機對視力、專注力和社交能力的負面影響。通過情景模擬、小組討論等環(huán)節(jié),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熱情,讓抽象的道理變得直觀易懂。這種家校共育的創(chuàng)新形式,不僅發(fā)揮了家長的教育優(yōu)勢,也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氛圍,期待未來有更多此類富有意義的活動走進課堂。
AI人工智能
五年級二班的劉柏岑爸爸走進課堂,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AI智能知識課。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例子,向孩子們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應用場景以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同學們積極參與互動,對AI技術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不僅開闊了眼界,也激發(fā)了探索科技的熱情。
何為人
五年級三班的王睿歐爸爸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提倡的人之五常出發(fā)來講何為人,再列舉生活中的例子說理,深入淺出,充滿了文化內(nèi)涵和人生哲理。
做情緒的主人
六年級一班屈林紹媽媽的課程旨在引導學生認識情緒、學會表達情緒、了解壞情緒的后果,并掌握處理消極情緒的方法,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好相處和共同成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緒管理觀念,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
堅韌堅毅 砥礪前行
六年級三班李蕓溪同學的爸爸以自己的人生為例,告訴孩子們既要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又要養(yǎng)成少年的責任感。在社團活動中錘煉領導力,在集體生活里學會共情,在挫折面前鍛造韌性;在即將結束的小學階段,他想對大家說,成長不是簡單的年級跨越,而是心靈的成長、成熟;希望六年級的孩子們帶著小學生活的溫暖印記,在初中繼續(xù)書寫人生的精彩篇章!
教育,從來不是學校的獨角戲,而是家庭與學校攜手的交響曲。此次“家長進課堂”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健康與食品安全知識,同時,也讓家長深入了解學校教育,促進了家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未來,大家將共同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助力他們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