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東北第二屆圖書博覽會舉辦期間,吉林大學出版社舉辦了一場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專題研究》新書發布會暨學術訪談會”的活動。此次活動匯聚了眾多學者和廣大讀者,現場學術氛圍濃厚,研討熱情高漲。
發布會伊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教授曲紅梅發表致辭。她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專題研究》一書,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理論研究的傳承與深化,也是對新時代中國實踐的理論回應,它以“向上的兼容性”“思想的開放性”與“時代的容涵性”,充分體現了吉林大學哲學學者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學術擔當。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教授白剛隨后登臺致辭。他從吉林大學哲學學科的學術傳統、學科建設與學人使命三個方面談了切身體會,并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專題研究》深化了建設人類文明新形態與構建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等一系列關鍵問題,讓哲學研究始終與經典水乳交融、和時代同頻共振。
在熱烈的掌聲中,新書啟動儀式正式開啟。
《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專題研究》新書首發儀式。
學術訪談環節成為本次發布會的核心亮點。孫正聿、王慶豐、李龍、李慧娟、袁立國、郝志昌等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專題研究》的核心內容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沿問題展開了一場深度學術對話。專家們從不同學科視角出發,分享了各自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的獨到見解與豐富經驗,現場學術觀點交鋒激烈,思想火花不斷迸發。孫正聿教授在交流時說道,“強化學術研究的專業性、學理性,我自己有一個說法,就是要自覺地克服‘四個不是’:名稱不是概念;羅列不是概括;敘述不是論證;解說不是思想。閱讀這部著作,我的深切感受是,作者已經自覺地克服了這‘四個不是’,把名稱升華為了概念,把羅列改變為了概括,把敘述轉化為了論證,把解說升華為了思想。正因如此,這部著作強化了自己的專業性、學理性,是一部‘有理講理’‘以理服人’的學術著作。”他們不僅對書中的理論觀點進行了細致解讀與客觀評價,還就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社會的現實應用與發展趨勢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與建設性的建議,為與會觀眾帶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使大家受益良多。
學術訪談現場。
此次《馬克思主義哲學前沿專題研究》新書發布會的舉辦,不僅為東北第二屆圖書博覽會增添了濃郁的學術氛圍,更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與傳播搭建了一個高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