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上海市學生職業體驗活動正式啟動。今年共有70余所中高職院校提供400余個職業體驗項目,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超過5萬個體驗名額。與往年有所區別的是,今年的職業體驗日活動更加關注AI人工智能。職業院校紛紛拿出人工智能與職業教育融合的新成果,讓前來體驗的家長和學生們感受到人工智能浪潮下職業與崗位正在發生的變化。
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推出的“趣闖虛擬時空-----異次元動畫大冒險”體驗,由全息投影裝置構成科技感十足的場景,正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的實景化呈現。來自崇明的二年級學生陳同學,受《哪吒》電影啟發來到職業體驗活動現場,在攝像機前好奇探索,當他的身影被吸入三維卡通世界,在云霧繚繞的仙山之中,動作捕捉系統精準復刻他的奔跑、跳躍、揮手等動作。“這個好有趣!”他的眼睛閃爍著光芒,其家長表示:“這樣的體驗讓孩子對數字媒體職業有了具象認知,比單純說教更有意義。” >
另一間教室里的“靈珠榫語?哪吒寶盒”項目現場,此起彼伏的“咔嗒”聲成為獨特旋律。該項目巧妙結合國家級非遺榫卯技藝與現代包裝設計理念,打造出一套由環保紙板構件組成的創意拼裝寶盒。這一項目設計緊扣包裝行業新趨勢,采用“傳統技藝數字化—智能設計實體化—文化IP潮流化”的創新路徑,也是包裝設計與制作專業《包裝結構設計與制作》課程中“傳統榫卯數字化重構”的教學成果。學生們通過AI設計哪吒圖騰,經激光切割技術制作構件,無需任何工具即可完成拼接。學生們樂在其中,陪同前來的家長也對這種寓教于樂的體驗方式贊不絕口。
上海第二輕工業學校推出了三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體驗項目:“未來職業探索者—AI數字人”“智能機器人工程師”“AIGC繪畫”。“AI 數字人”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帶領參與者探索數字人技術的核心原理,掌握數字人制作與內容創作技能,同時結合新聞播報場景,培養創新思維與職業實踐能力。“智能機器人工程師”則是借助Coze平臺搭建智能體,并與機器人進行對接,從而實現精彩絕倫的舞蹈表演以及自然流暢的對話交流互動,通過低代碼或無代碼的方式讓人工智能的技術走進校園生活,解開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紗,讓每位同學感受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和快樂。
“AIGC繪畫”項目同樣以哪吒2電影為原型。只見同學們在電腦屏幕上為自己喜愛的角色上色,隨后由AI軟件會按照學生的筆觸,自動生成角色形象,極大地激發同學們對數字插畫師這一職業的濃厚興趣,也體現出當今數字動漫繪畫的最新技術。
前沿化的職業體驗項目,多層次的體驗模式生動詮釋了學校的教學與育人理念。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教培中心主任黃彬表示,學校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專業建設與上海“3+6”新型產業體系同頻共振。這種“教育賦能產業,產業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環,不僅為新聞出版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人才支撐,更讓廣大青少年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職業教育的獨特魅力,在匠心傳承中激發創新潛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