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18 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強調博物館在快速變化社會中需重新確定自身角色,從過去的守護者轉變為未來的建構者。廣東作為文化大省,其各重點博物館、美術館在這一主題下有著豐富的實踐與思考。南方都市報為此推出“5?18 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策劃:館長同題問答”,探討廣東各博物館、美術館在快速變化社會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及其在應對社會變化、推動自身發展方面的創新舉措與實踐經驗。
答題人: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
南都:您如何理解“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這一主題?在您看來,這一主題為廣東美術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戰?
王紹強:“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這一主題,核心在于探討博物館如何在技術革新、文化需求多元化、全球化與本土化交織的背景下,既堅守文化傳承的使命,又創新服務模式以適應時代變遷。對廣東美術館而言,這一主題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與挑戰:
首先是文化身份的重構與全球化視野。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既要深挖嶺南文化基因,又需通過國際展覽推動跨文明對話,這對策展能力和國際合作機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社會責任的深化。美術館需從“文化殿堂”轉向“公共空間”,例如通過“三館合一”模式實現資源共享,并借助公共教育讓藝術與社區、教育深度融合。
最后是數字化轉型與科技融合。當前觀眾對互動性、沉浸式體驗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們嘗試將AR技術、虛擬現實融入傳統藝術展示,但如何在技術上持續迭代并平衡藝術本質,仍需探索。
南都:為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廣東美術館在展覽策劃、教育活動、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哪些創新和變革?
王紹強:在展覽策劃方面,一方面從單一藝術史敘事轉向跨學科融合。例如“往來千載一悲鴻:徐悲鴻誕辰一百三十周年紀念展”“覺醒時代”等展覽,結合了歷史、科技與社會變革,通過文獻、影像等多媒介重構20世紀藝術面貌。另一方面,通過國際協作,引入海外頂級資源,如廣東美術館新館的開館大展“凝固的詩篇——博爾蓋塞美術館藏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杰作展”等,同時我們還將嶺南藝術推向國際,形成雙向對話。
在教育活動方面,一是觀眾分層,面對兒童、青少年、學生、藝術愛好者、老年人、特殊人群等不同社會群體,我們設計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工作坊、互動活動、導覽活動等,進行個性化“定制”的公共教育。二是進行社會聯動,比如與學校、社區合作,讓藝術下沉至基層,讓藝術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廣東美術館推出了“館長帶你看展覽”系列活動。
在運營管理方面,離不開智慧化升級和資源整合,在廣東美術館新館,我們采用大數據分析觀眾流量,及時調整預約系統,減少高峰期擁堵;同時通過“三館合一”模式,與文學館、非遺館共享空間與受眾,形成文化服務合力。
南都:隨著社會的發展,觀眾對美術館的期望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廣東美術館在滿足觀眾多元化需求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未來還有哪些新的發展計劃?
王紹強:美術館不是一座冷冰冰的“藝術倉庫”,而應該成為一座有溫度、有呼吸的“城市客廳”。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傾聽觀眾的聲音,并嘗試用更自己理解的方式回應這些期待:
廣東美術館新館的建成、“一館兩區”運營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是我們對于滿足觀眾多元化需求遞上的一份完整的“答卷”,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開館一年中,我們推出多元化展覽:既有國際大師展,又有本土藝術大家的展示,兼顧研究性和通俗性,還探索了沉浸式和多樣化的展出方式。又打造和推出“館長帶你看展覽”等品牌活動以及一系列工作坊、講座、美育課堂,搭建藝術和大眾的橋梁。觀眾在美術館的體驗,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為此設置了專門的沉浸式展廳,同時在展陳中增加場景搭建,滿足觀眾對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期待。對于預約、入館、觀眾服務、硬件配套等,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不斷完善。
觀眾積極參加“微尋寶”活動。
在未來,以“守正創新”為內核,繼續在快速變遷中搭建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全球的橋梁,將文化服務延伸至城市角落,并進一步打造永不閉館的線上空間,讓藝術真正成為公眾生活的“呼吸與脈搏”,把美術館真正建設成當代人的“心靈家園”。
更多內容請閱讀:
廣州博物館館長吳凌云:博物館人要有人類學的視野
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院長羅奇:探索社會化運營,創新消費場景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需從“文化殿堂”轉向“公共空間”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陳曉陽:不只是提供景觀式的展覽震撼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副院長林冠男:從文化傳播者轉化為文化生產者
廣州海事博物館黨支部書記王芳:要提升博物館自身的造血功能
策劃:宋爽 周佩文
統籌:周佩文 朱蓉婷
采寫:南都記者 朱蓉婷
圖片由廣東美術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