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預報說北方多地要遭倒春寒,眼下正是玉米、大豆播種出苗的節骨眼。不少老把式早早就盯著天,都說“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可今年氣候有點反常。
東北的李大叔家剛播完大豆,夜里就擔心嫩芽扛不住低溫,整夜睡不著。
其實倒春寒對剛出土的莊稼最傷,輕則苗黃苗弱,重則直接凍壞幼苗。
南方種水稻的農戶也沒閑著,雖說倒春寒主要影響北方,可早稻育秧也怕突然降溫。
村里的農技員這兩天挨家挨戶跑,提醒大家趕緊給大棚加固,晚上加蓋草簾子。有些農戶習慣用土辦法,比如在田里熏煙增溫,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確實有點用。但農技員也說,土辦法得結合科學,比如熏煙要注意風向,別把苗給嗆著了。
更關鍵的是,播種時就得看好天氣預報,錯開頻繁降溫的時段,可很多人圖省事沒留意。現在北方不少地方已經啟動防凍預警,農業部門給了具體法子:葉面噴磷酸二氫鉀。這東西能增強苗的抗寒力,可有些農戶嫌麻煩,覺得往年沒噴也挺過來了。
其實今年不一樣,氣象專家說今年冷空氣活動頻繁,持續時間還比往年長。東北平原這幾天地里全是忙活的人,有的在給地膜加蓋第二層,有的在準備防凍劑。
南方的稻田里,農戶們忙著給秧田灌水,水的比熱容大,能幫著保持地溫。要說爭議,有人覺得年年防倒春寒,花這么多精力值不值,萬一沒凍著不白忙活?可去年隔壁村就有戶人家沒在意,結果大豆苗凍死一半,減產了兩成多,損失不小。
數據顯示,提前做好防護的地塊,受災率能降低40%以上,這賬算起來挺劃算。我個人認為,種地就得跟著天氣走,老話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半點不假。
現在最要緊的是,不管北方南方,都得趕緊檢查田里的防護措施做到位沒。東北的農戶重點看地膜有沒有破損,大棚支架是否牢固,該補的趕緊補。南方育秧的要準備好防寒物資,比如塑料膜、秸稈,一旦降溫馬上覆蓋。
還有,村里的合作社可以統一采購防凍劑,既省錢又方便,別等凍來了才著急。可能有人會問,萬一真遭了凍害,后續怎么補救?
這里先留個心眼,下回細說。但眼下最關鍵的是抓緊這兩天,把能做的防護都做到位,搶在冷空氣前打有準備的仗。
農業靠天吃飯,但不是干等老天爺,提前琢磨天氣,跟著農時走,才能少受災。記住了,種地沒有捷徑,啥時候都得把天氣的變化當回事,別掉以輕心。
最后再提醒一句,各地農業站都有免費的技術指導,有不懂的趕緊去問,別自己瞎琢磨。現在就行動起來,檢查地塊、準備物資、問問農技員,耽誤一天可能就誤了一季。總之,天氣多變不可怕,只要咱按農時做好應對,豐收的底子就能打牢,大家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