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郭沫若的論述嗎?他曾說“《蘭亭序》從文字到書法都是假的!”今天有了打臉的證據了,看來亂說話,終究是要還的。
唐代新出土了一件墓志,非常出人意料!因其字字《蘭亭序》的影子…
太意外了,請容我靜靜地捋一捋邏輯關系…
我所第一感受到的是,唐代學《蘭亭序》的時髦,都已經溢到地表下邊了。
繼續觀察這些字,有些與《蘭亭序》如同刻本一般,幾乎一模一樣,不難推測墓主人肯定可能是忠實的王羲之鐵粉。
對于唐代學王羲之到達如此豐盛的境地,除了李世民的引導,應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李世民之前,就已經開始流行了。比如南北朝、隋代都開始有很多跡象。
關于《蘭亭序》的爭論一直未休,郭沫若甚至說《蘭亭序》從文字到書法都是假的…這件唐代墓志的出現,郭先生好像被打臉了。看來亂講話,終歸是要還的。
《蘭亭序》是一個現象,最具有代表性的臨摹本、拓本多數出自初唐名家之手,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馮承素等。
《蘭亭序》真本雖然已經封存于太宗的昭陵,高宗以后,唐人無緣得見。這些近臣摹本,“一本尚直錢數萬”,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見到的。但當時畢竟有人已經將摹本或拓本傳出宮外,民間得以轉相傳習。而這件墓志書丹者,無疑是見過《蘭亭序》的高手所為。
由此可見,王羲之書法不單是唐朝人的事,早自南北朝始就逐漸被關注,至唐代李世民引導而被廣為傳習。
因為唐太宗極力推崇羲之書法,唐代興起了一股學習王羲之書法的熱潮,正如孫過庭《書譜》所言:“右軍之書,代多稱習,良可據為宗匠。取立指歸,豈惟會古通今,亦乃情深調合,致使摹拓日廣,研習歲滋。”
我們來看看主角:
《張暐妻許日光墓志》拓片
這件墓志,叫做《 張暐妻許日光墓志 》,最新出土于洛陽。該志書法可見盛唐時期書者對《蘭亭序》的取法傳習。強烈受到《蘭亭序》影響明顯,諸多單字與神龍本《蘭亭序》如出一轍,字形準確,筆法靈動,飄逸有神。是對《蘭亭序》存世的強力佐證。
《張暐妻許日光墓志》拓片局部欣賞: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