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萬元/m2買入即虧500萬?上海天山板塊正在引發一場中產置業博弈。
最近長寧的天山板塊出了一個新盤:和樾長寧,項目已經建出來了開盤在即:
關于其銷售均價很多媒體預測在13.5-14萬+元/m2,這個定價可不低:
對于這個價格,近八成網友認為"不值這個價",投票是這樣的:
無獨有偶,環線最近也接到不少粉絲留言,說13.5-14萬的價格買在這太虧了。
因為板塊內的次新房仁恒河濱花園、天山河畔花園、天山華庭等成交價才10萬元/m2左右,跟新房價差高達3.5萬元/m2。
有網友說:“按照和樾長寧120-138-145m2最大的戶型145m2來計算,參考次新房成交價,買一套豈不是要虧500萬?”
不過新房和二手房有很多方面存在差異,不能直接這樣對比。
但更多的網友認為,以這個價格買入不值。
于是,天山板塊引發的一場上海中產置業博弈,就此展開了。
最近我去實地調研了一番,發現和樾長寧新盤有很多缺點,確實有些像網友說的那樣匹配不上14萬+的價格。
首先該盤很靠近中環高架,不到100米,有明顯的噪聲影響:
項目周邊城市界面也不怎么好,被公交車場和老破小包圍。
南邊是上海公交集團的大型停車場:
一路之隔是老破小天申小區,非常殘破,旁邊缺乏一定的次新居住氛圍:
更重要的是,項目不靠蘇州河景觀帶,跟蘇河之畔的仁恒河濱花園等小區差異很大。
且項目北部的蘇河岸線被高架割裂開來,幾乎失去了景觀資源,讓項目價值大打折扣:
一過滬定路橋高架往東,蘇州河景觀帶就鋪上了木地板,走廊非常寬,很適合早上晨練和晚上遛彎。
這里是天山板塊蘇州河景觀帶的核心區,體驗跟和樾長寧北部的岸線很不一樣:
項目缺點很明顯,但優點也很明顯:
采用三陽臺設計采光好、贈送面積多,內部裝修標準和外立面都有升級,房齡比周邊二手房新很多。
項目展廳才開放,還沒正式開盤,上述價格只是媒體的預測,到時候也可能不會賣這么高的單價。
所以“買到就虧500萬”并不完全成立。
雖說和樾長寧定價偏貴,但長寧新房供應一直比較短缺,疊加區位/產業/配套好、購買力強,還是有人買的。
先來看看長寧的新房供應是多么短缺:
據統計,2015-2024年整個長寧區新房供應僅1152套,尤其是天山板塊已經斷供了10年。
天山板塊周邊的仙霞、北新涇等多是老破小集中區,地緣改善居民會肯定會看一下這個新盤。
長寧的新房供不應求,因為全區產業非常強,提供的購買力也很強。
天山板塊南側的金虹橋國際中心很牛X,看看入住了多少明星企業:
有拼多多全球總部、寶馬、康寶萊、亞瑟士、兄弟中國、尤妮佳、三星SDI等135家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就有8家。
2022年金虹橋國際中心成為繼上海恒隆廣場、上海國金中心之后上海第3幢稅收突破百億的商務樓宇,去年其稅收規模已攀升至178億元。
天山板塊西側的臨空經濟示范區更是臥虎藏龍,江森自控、聯合利華、博世、米其林、仲利國際等總部云集;
攜程、愛奇藝領銜的互聯網公司集群,以及大量的航空航運公司,都給天山導入了雄厚的購買力。
放眼整個長寧,有87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500余家外資企業,給天山的產業支撐是非常強大的。
這里的新房除了不夠本區客群購買外,天山板塊還憑借著優越的區位交通吸引了很多市區客過來買。
天山板塊的區位交通非常好,一條黃金2號線把天山與虹橋樞紐、市中心城區緊密相連,去哪都方便。
天山處在上海東西發展主軸和長寧東西發展主軸上,是一個C位的存在:
天山板塊所處的天山路-2號線東西發展軸帶是長寧重點打造的文化活力帶。
這條軸帶串聯起了中山公園、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虹橋文化藝術中心等重要文化節點。
貫穿這條軸帶的2號線沿線打造的都有TOD,讓天山可以共享到豐富全面的商業商務和文化資源。
天山如此交通區位優勢,吸引了市區源源不斷的置業客群。
為了承接大量的購買客群,天山把生活配套設施做得非常好、環境非常宜居。
雖然板塊內僅有一個繽谷廣場商業,但不能割裂的來看,板塊周邊都有很多好商場,大家都是共享的。
繽谷廣場
板塊東部有巴黎春天、匯金百貨、百盛優客城市廣場、金虹橋商場、尚嘉中心等,去中山公園商圈也近;
其中不乏有很多奢侈品店,長寧的商場處處洋溢著低調奢華。
而且板塊的配套還在升級——婁山關路地鐵站正在建一個新的商辦:
天山的文化設施配套做得也很好。
板塊內及周邊有長寧圖書館、虹橋藝術中心、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劉海粟美術館、程十發美術館、王小慧藝術館等諸多重要文化設施。
帶小孩子來這里來玩耍學習,可以當作一個很好的第二課堂。
天山除了有蘇州河觀光帶外,板塊內部的道路綠化做得也很好,整體環境非常宜居:
天山周邊的醫療配套也齊全,看病不用跑很遠。
板塊東部有天山中醫醫院、社衛中心,南邊有同仁醫院,北部有兒童醫院,都很近。
其實天山新房和樾長寧的開盤,是在給板塊的次新房抬轎子,讓次新房變得更有性價比了,更加值得買了。
看一下天山幾個成交熱門的次新房,性價比有多凸顯:
仁恒河濱花園10.6萬元/m2
新天地河濱花園10.6萬元/m2
天山河畔花園9.6萬元/m2
天山華庭9.6萬元/m2
天山怡景苑10萬元/m2
這些次新房集中于2005-2010年建造,當然跟新房比確實上了一定年紀。
但是要辯證地看,2005-2010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工程建造質量最好的一個年代。
上述的次新房質量很好,且戶型設計和公區配套都不算落后,在市場上依然保持著很高的產品競爭力。
仁恒放在以前就是質量的代名詞,仁恒河濱城、仁恒河濱花園堪稱浦東與浦西的兄弟項目。
仁恒河濱花園、新天地河濱花園實拍
只是近些年仁恒的口碑做爛了,包括其它很多開發商新開發的項目都出現了“質量門”維權事件。
那個慢工出細活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至于和樾長寧新房未來交付后是否會引發維權,質量到底怎么樣,還有待市場檢驗。
長寧老房子太多了,使得天山這樣的次新房跟新房一樣在整個長寧比較稀缺,具有極高的市場站位。
周邊仙霞、北新涇都是老破小板塊,西郊以別墅為主,鎮寧路、新華路都是老房子一片;
古北、中山公園都上了年紀,長寧全區像天山這樣的次新板塊非常少。
長寧全域開發都比較飽和,土地很有限,不會再有哪個新建的片區去取代天山的次新地位。
可以說,天山永遠是長寧最次新的板塊,市場站位很高。
在天山不到1000萬可以買到兩房,不到1400萬可以買到三房,是一個很好的中產次新社區。
這樣的總價段位,在2號線的上游都很難買到,突出了天山次新房同樣的稀缺性。
靜安寺、南京西路、人民廣場、南京東路都沒有啥好房子;
在這些2號線沿線上班的客群很多都外溢到了天山。
老靜安、黃浦其它地方同樣總價的二手房可能房齡更高,或者買到的面積更小。
而且天山次新房在板塊周邊也形成了一個錯位競爭優勢:
1、跟中山公園PK:
中山公園商圈比天山好,但商品房房齡更高,戶型不規整,塔樓產品較多;
加之3、4號地鐵高架的噪聲影響,使得中山公園的宜居程度反而不如天山好。
環線有不少客戶去看了看中山公園的房子后,最終決定買在了天山,感受到了天山的好。
2、跟古北PK:
天山是古北的延續,但是在戶型、房齡以及總價上比古北更契合中產需求。
古北一期太老,戶型古怪無比,塔樓產品也是很多,已經快成了被時代拋棄的社區。
古北一期的開發時期恰逢商品房剛剛市場化,那時候的產品設計放在今天很“古董”。
古北開發完后,長寧把天山的部分化工廠拆遷改造后打造了新的一片國際社區。
天山次新房很幸運,已經經過了成熟的商品房市場化運作,開發的產品緊跟時代,進化了很多。
古北二期房齡和天山接近,但是單價高、面積大,總價整體比天山高很多。
3、跟長風PK:
長風是普陀的天花板,基本算是入門級的豪宅區了。
長風普通改善三房要2000萬以上,性價比不如天山。
不過天山也并不全是優點,缺乏高端改善和剛需產品,且XQ不強,沒有全面留住客戶。
正因為天山是一個定位中產的板塊,在高端改善和剛需市場上都缺乏對應的產品。
這導致長寧內部區域的改善客群一部分外溢到了長風;
整個長寧沒有6萬的次新板塊,剛需購房者只能外溢到大虹橋。
長寧因為涉外發展而起勢,居住的國際友人比較多,配備的國際學校和私校比較多,擠壓了公辦。
天山XQ不強并不能怪天山,整個長寧都是這樣,實行電腦派位搖號,長寧是快樂教育的天堂。
當然要是附上XQ的溢價,天山次新房就不止這個價了,給了市區中產一個喘息的機會。
不過瑕不掩瑜,天山板塊的綜合競爭力還是很高的。
綜合來看,天山“高價”新房的問世引發了板塊次新房的價值重估,二手性價比更高更值得買了;
雖說新房定價高,但長寧購買力強、供應稀少,到時候開盤還是有人買。
對于考慮性價比、認為“買到就虧”的客群來說,天山次新房同樣很香。
不管買什么產品,天山這個板塊置業都沒錯,板塊的交通、商業、醫療、文化設施等配套很齊全,居住環境挺好。
不過到底是買新房還是次新房,接下來肯定要引發一輪中產選籌博弈了,你會怎么考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