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推進“八五”普法工作深入開展,小東推出“‘浦’法零距離”專欄,展示新區各部門各單位各街鎮普法宣傳精品內容,加強普法內容創作和傳播,做精做優新媒體普法品牌,引導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風尚。
今年5月是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
《民法典》如何為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新業態勞動者
筑牢法律“防護墻”
本期跟著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檢”法課】一起來學習
新業態勞動者與平臺的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新業態勞動者與服務企業之間的法律關系應根據雙方之間的實際權利義務內容認定,依據《民法典》《勞動法》等相關規定,可能形成勞動關系、勞務關系、承攬關系等,通常需結合實際情況判斷。
因此,這也提醒廣大新業態勞動者在簽訂合同或協議前,仔細閱讀條款,重點關注工作內容和時間、雙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
工作時長無休止?
《民法典》第6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例如,人社部辦公廳于2023年11月印發《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要求企業確保勞動者獲得必要的休息時間,平等協商合理確定連續最長接單時間和每日最長工作時間,防止勞動者過度勞動。
被拖欠工資,該怎么維權?
《民法典》明確,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依法維權,請記住以下三個關鍵動作:
1
留證據:
網簽合同、工作打卡記錄、聊天記錄、支付記錄等,都能當證據,只要證明你干活了,平臺就得按約定付錢。
2
找調解:
如果和平臺溝通不暢,可以找工會或社區調解組織幫忙協商和調解。
3
打官司:
如果調解失敗,可以直接起訴。這時候,別忘了還有個“強力幫手”——檢察機關民事支持起訴 !
織密法律保護網,
共同守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
消息來源:浦東檢察
法治浦東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