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點很奇怪,我們進山掃蕩的隊伍往往是位于后續部隊的人,更容易踩到八路軍埋設的地雷。按理說在前面探路的先頭部隊才應該容易踩到雷,我對此一直感到不可思議。”
侵華老鬼子齋藤邦雄在他的回憶錄《陸軍步兵漫畫物語》中,對于敵后抗日武裝的地雷戰發出了如此的感嘆。
齋藤邦雄寫回憶錄時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末,距離他當年參與侵華已經過去了四十余年,但是他對敵后抗日武裝神出鬼沒的地雷戰一直都心有余悸。。四十余年間齋藤邦雄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始終沒有想明白這是為什么。
對于地雷,齋藤邦雄有著比一般鬼子兵更深的記憶。
因為當年他作為機關兵所干過的最危險工作,正是旅團長帶隊出外掃蕩建立臨時指揮部時,負責在指揮部周邊到處去踩一圈,以避免周圍有民兵埋設的地雷,也是就是為旅團長蹚雷。
這工作由于要保密指揮部位置,所以鬼子兵沒法逼著中國老百姓上,只能是自己親自用一雙腳去挨著踩一遍確認。
令齋藤邦雄困惑不已的,日軍掃蕩部隊往往是后隊人員踩中地雷這個問題,其實是敵后武裝的游擊戰術之一。
一般正規軍設置地雷都是大面積設置形成雷場,布雷的同時也會插好引信。因此一旦雷區設置完成了,給你地雷分布圖你也不敢輕易踏足其間。
而敵后根據地為了延緩日軍的進攻速度,地雷往往都是埋設在人們來往頻繁的干道上。因此像是正規軍那樣埋設地雷,直接就把根據地自己的交通給干廢了。
怎么辦呢?
敵后根據地創造性地發明了預設地雷。
敵后根據地靠近日軍據點的地區,自然是遭到日軍頻繁掃蕩。雙方邊界犬牙交錯,如果每次等日軍攻過來時,才再選擇地點埋雷往往為時已晚。于是當地抗日武裝就預先將設置地雷的坑洞挖好,地雷提前放置在了里面,但是卻不插引信。
當日軍攻過來時,才會安排人將引信插上并填土偽裝好,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布雷的效率。
這種布雷的方法,平時不影響老鄉們勞作和來往,對日偽軍也有極大的迷惑效果。日偽軍看到人來人往以為當地沒有地雷,便放心大膽地攻進來。然而等他們踏入后,原本人畜無害的大地就會化身修羅場,成為他們的葬身之地。
日軍的掃蕩部隊往往位于后部的部隊反而更容易踩中地雷,除了敵后武裝埋設的地雷十分分散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預設地雷的大量布置。
當日軍前鋒部隊出現時,埋伏在路邊的敵后武裝人員往往并不急于插上引信,而是靜靜地隱藏在掩體中。等日軍前鋒部隊一過去,敵后武裝人員便迅速出來給預設地雷安裝上引信后立馬閃人。后隊的日偽軍眼見前隊啥事沒有,于是便放心大膽地踏上道路。
因此每每隨著一聲巨響,除了留下遍地東倒西歪的日偽軍,還會留下日偽軍后隊人員一臉的懵逼和疑惑。
敵后武裝雖然裝備簡陋,于是因地制宜地展開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有效地殲滅了日偽軍的有生力量,譜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