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真正的快樂,相對于常規的快樂而言。
常規意義上的快樂,其實就是一種生理機制,主要取決于一些情緒激素的分泌。
各位很熟悉的,什么多巴胺、內啡肽,另外還有血清素、催產素之類。
- 當我們得到一筆意外之財時;
- 當我們與喜歡的人事物產生共鳴時;
- 當我們得到心心念念的禮物時……
我們的身體就分泌出相關物質,通過神經將感受傳遞到大腦,然后就會體會到愉悅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快樂。
為何常規的快樂不可取呢?
它通常極其短暫,如曇花一現,有時甚至來不及細細品味,就已經溜走,給人一種夢幻泡影般的虛幻感;
身體激素的合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養分,并且它們是有限的,高頻率追求快樂,反而帶來身心的傷害。
過度執著于快樂,容易因沉溺而上癮,這會帶來身心的放縱與失控,輕則名譽受損,重則滋生罪惡;
追求快樂,像是一道魔咒,仿佛某種高維生物在人腦系統中預設的BUG,讓人困于其中,無法自拔。
可見,我們大多數人追求的快樂,并不究竟。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樂,該怎樣得到它呢?
按道家的觀點,萬事萬物皆有其本質和規律性的東西——道。
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就要探索快樂之道。
如何領悟快樂之道?
古人說【大道至簡】
老子說【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 世間真正觸及本質的事物,其實道理簡單、道路平坦,得到并不難。
- 只是人們往往不相信有價值的事物可以輕松得到,往往簡單事情復雜化;
- 他們熱衷于走捷徑,反而誤入歧途,錯失了事物的根本。
得到真正的快樂,其實方法有很多,或許只需要一個念頭的轉換!
在此不妨借鑒道家的觀點。
老子說【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
- 世間事物相輔相成,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快樂往往與痛苦相生相伴!
- 當我們體驗到的快樂程度越深,之后的失落感也就越大。
- 因此,追求快樂的同時,其實也在接近痛苦;
- 并且,當我們對快樂的期待越高,失望也就更強烈;
快樂需要建立在一系列外因之上,一旦失去這些外在條件,快樂也就不復存在。
老子認為,最高明的作為,是無為之為,也就是盡量不帶個人意志、按自然規律來行事,這樣成功的概率反而最大;
莊子筆下,列子可御風而行,相當于擁有免費、不用燒油、無需維持的私人飛機,想飛哪兒飛哪兒,這夠快樂了吧?
不過,莊子認為其【猶有所待者也】。
沒風他就飛不了!只要有所憑借,快樂就很容易打折扣。
三自觀點: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來個無待之樂?
- 與其刻意追求快樂,不如保持一種平和、淡泊的心境;
- 放下對生活的種種高要求、高期待,去除過多的對外物的欲念,放下對快樂的執著;
- 與其把快樂寄托于他人、外部事物上,不如回歸內在,注重自己精神層次的提升,無須任何外力加持,真理與道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當我們無所期待,無所等待,無所依賴,反而到達不增不減的樂境。
這就是人生的快樂之道。
更多精彩見個人主頁。
心智提升,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長,貫穿一生。
我們的成長目標是:自足、自洽、自在。
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