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家家戶戶的廚房里都開始飄著粽葉香,但你知道嗎?一顆粽子最主要的食材是糯米,并且糯米里面藏著大學問!有的糯米煮出來軟糯拉絲,有的自帶草木清香,還有的甚至能“變色”。接下來,菜衛衛就跟大家一起來扒一扒全國最牛的10大糯米產區,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糯米界扛把子”!
怎么挑到好糯米?記住這3招!
1,看顏值:乳白色、米粒飽滿無碎渣,發黃有黑點的可能是陳米。
2,聞味道:抓一把搓熱,好糯米有淡淡稻香,霉味的趕緊pass。
3,試手感:捏幾粒輕輕一碾,容易碎的可能摻了大米。
第一種,五常糯米和建三江糯米
一說到糯米,東北產的糯米必須榜上有名!五常糯米和建三江糯米堪稱“黑土地雙雄”。五常糯米則憑借黑土地的滋養,顆粒飽滿如白玉,自帶清甜米香,煮后黏性拉滿,咬一口粽子能扯出長長的絲,東北人做打糕、年糕都離不開它。而建三江糯米更是個“狠角色”,年產90萬噸,占全國六分之一!這里產的糯米顆粒圓潤如珍珠,煮后黏性適中,冷吃也不回生,自帶清甜,蒸出來的飯團連黃豆粉都粘得穩穩當當,難怪被稱作“中國綠色米都”。
第二種,懷遠糯米
安徽懷遠縣可是糯米的“隱形冠軍”,這個淮河岸邊的小城,年產50萬噸糯米,供應五糧液、三全、思念等巨頭,全國近一半的粽子、全國60%的粽子原料都來自這里。懷遠糯米顆粒大、色澤白,冷卻后也不回生。當地農民還玩起了“稻鰍共養”,泥鰍肥了田,糯米更香,一斤能賣到10塊錢,比普通米貴5倍!。
第三種,孝感糯米
孝感糯米自帶文化Buff,漢朝就開始種了!這里產的糯米甜綿滑潤,煮成飯米香醇到能“勾魂”。孝感人用糯米做出了兩大“網紅”,麻糖和米酒。麻糖薄如蟬翼,米酒甜過初戀,連宋太祖都點名要當貢品。悄悄說,孝感糯米含硒、鋅,營養值直接拉滿。
第四種,廣西糯米
廣西人吃糯米能玩出花!靖西大香糯宋代就是貢米,煮飯香飄整條村。東蘭墨米煮出來紫得發亮,釀出的酒像紅寶石。龍勝紅糯顏值爆表,粉嫩如胭脂,做年糕糯到能彈牙。還有三江大糯、環江香糯,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糯中貴族”。
第五種,云南墨江紫米
聽說過能“接骨”的米嗎?墨江紫米煮熱后米粒會自動粘合,民間傳說骨折了喝這米粥能好!它還是花青素大戶,泡水變紫紅色,煮飯自帶高級感。當地人用它做竹筒飯,混著烤肉香,傣族姑娘招待貴客才舍得用。
第六種,惠水黑糯米
貴州人釀米酒有一手,秘訣就是惠水黑糯米!這米黑得發亮,釀出的酒香氣能飄三里地,帶點焦糖味卻不齁甜。當地人坐月子必吃它,說是比雞湯還補,難怪當地人叫它為“月子米”。
第七種,汨羅糯米
汨羅江邊的糯米,天生就是為粽子而生的!顆粒均勻、吸水性超強,包出的粽子米粒分明卻不夾生。本地人傲嬌表示:“用外地米?一口就能吃出來!”汨羅的糯米雞,荷葉包著糯米和雞肉蒸,鮮香直沖天靈蓋。
第八種,大竹糯米
大竹人把糯米玩出了新高度,將其釀成醪糟!這里產的糯米釀出的醪糟甜中帶酸,冰鎮后吸溜一口,暑氣瞬間消散。當地還有句順口溜:“大竹醪糟香,神仙聞了跳墻來”,連《舌尖上的中國》都來打過卡。
第九種,蘇州珍珠糯米
蘇州人做八寶飯講究“糯而不爛”,全靠太湖糯米!這米煮后晶瑩剔透,像一粒粒小珍珠,拌上豬油和豆沙,甜香味能勾住全家的胃。老蘇州人熬粥也愛用它,說是能喝出“江南水鄉的溫柔”。
第十種,萬年貢米
從南北朝就開始給皇帝進貢的米,你說牛不牛?萬年貢米細長如簪,蒸熟后糯而不膩,冷吃也不硬。現在雖然誰都能買,但高檔宴席上要是沒它,主家都覺得沒面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