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周敘
“特種兵式旅游”火遍全網后,現在輪到外國友人加入了。240小時過境免簽,老外不僅觀美景、吃美食,甚至還把家電商場當成了打卡點,把空調搬回了家。
退稅政策優化,來華購物成本再降
外國游客紛紛來華開啟 “買買買” 模式,實惠的價格無疑是一大關鍵吸引力。
近期,商務部等六部門再度聯合發力,出臺一系列舉措以提升境外旅客在華購物的便利性。其中,離境退稅政策調整頗為引人注目:離境退稅起退點從原本的 500 元大幅下調至 200 元,這意味著境外游客購物金額達 200 元便可享受退稅優惠;現金退稅限額由 1 萬元上調至 2 萬元。
同時,各地鼓勵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區、度假區、文博場所、機場、客運港口、酒店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設退稅商店 。此外,“即買即退” 服務措施也正加速向全國推廣,目前上海、北京、廣東、四川等多地已開展試點。
從退稅機制來看,我國針對絕大部分商品,按照含稅價的 11% 進行退稅。舉例而言,若境外游客購買了價值 1 萬元人民幣的商品,依據 11% 的退稅率計算可獲得 1100 元的退稅金額。扣除通常 2% 的手續費后,該游客大約能節省 900 元。
以30公斤的空調為例,如果搭乘中國南方航空的國際航班,超額托運行李每公斤按當日所適用的成人經濟艙單程最高直達運價的 0.6% 計算,假設成人經濟艙單程最高直達運價為 5000 元,那么 30 公斤的空調超重 10 公斤(假設免費行李額為 20 公斤),托運費則為 5000×0.6%×10 = 300 元人民幣。
價格優勢凸顯,中國市場成海外消費熱土
根據芬蘭網友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到,一臺美的空調在當地售價已經超過了4000歐元,而這僅僅只是裸機的價格,人工安裝費還要另外計算。
同樣,在美國安裝空調每個環節都是分離的,運輸、安裝、打孔等都要收費,整套下來,安裝分體空調的費用能達到 1000 美元左右。若疊加空調裸機采購價格,最終消費金額將大幅攀升,使得美國本土空調購置與安裝總成本顯著高于中國市場。
在跨境消費領域,中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正不斷刷新海外消費者的認知。除了家電產品以外,中國在多品類商品上的價格優勢愈發顯著,形成了強大的市場吸引力。
根據支付寶的數據,2024 年春節期間,外國游客在華消費的商品種類中,電子產品、服裝、食品、日用品等占據了前幾位。其中,電子產品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了 120%,服裝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了 80%,食品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了 60%,日用品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了 50%。
據消費市場監測數據顯示,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 3C 產品成為境外游客來華購物的核心品類。憑借顯著的性價比優勢與前沿技術創新,中國智能手機在影像處理、電池續航及快速充電等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持續拉動消費增長。在服飾消費賽道,具有鮮明東方美學特色的旗袍、唐裝、漢服等傳統服飾,正成為國際時尚消費新熱點。食品領域同樣呈現旺盛需求,茶葉、白酒、特色零食等商品成為境外游客采購重點。特別是中國茶葉憑借豐富的品類、卓越的品質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穩居境外游客食品類消費榜首,成為中國特色商品出口的重要增長點。
在國內某社交平臺上有美國博主分享,她的兩次中國之行累計節省超 2000 美元。以零售業巨頭 Costco 為例,其上海門店商品價格較美國本土平均低 40%,形成鮮明對比。為 Mate60 手機國內售價約 600 美元,而在美國市場售價高達 1200 美元,價差達一倍之多。國貨美妝價格僅是美國的三分之一。這位博主表示,她購買的往返機票為 800 美元,只要買夠 2000 美元的商品就能回本,她打算再次來中國購物。
支付寶數據顯示,2025年4月前半月,來華游客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5 倍。其中,美國用戶使用支付寶消費金額的漲幅更為顯著,同比實現了2 倍的躍升。
關稅博弈,“China Shopping”成主流
美國游客來華旅游購物與關稅之間似乎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美國作為中國第一大貨物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自美國進口分別占當年中國出口和進口總額的14.7% 和 6.3%。相應地,中國也是美國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該年度美國對華出口、自華進口分別占美國出口和進口總額的 7.0% 和 13.8% 。
自 2025 年 5 月 2 日起,美國一項關鍵關稅政策的調整,徹底打破了原有的跨境消費生態。美國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對 800 美元以下商品征收 120% 或每件 100 美元的關稅,以一款原本售價 18.47 美元的連衣裙為例,加征關稅后,價格瞬間飆升至 44.68 美元,漲幅超過 140% ,美國消費者的購物成本急劇增加。在此之前,美國消費者借助跨境電商平臺,能夠便捷且低成本地購入大量中國商品。像 SHEIN 和 TEMU 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曾一度以物美價廉的特點俘獲美國人的心。然而在關稅政策調整后,平臺商品價格應聲上漲,部分商品價格漲幅令人咋舌。彭博社分析指出,在 SHEIN 平臺上,部分商品價格暴漲約377% 。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為吸引外國游客、促進文旅消費,積極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過境免簽時長從原本的時限大幅延長至240小時;離境退稅政策進一步優化,退稅率維持在 11%-13% 區間 ,極大降低了外國游客在華購物成本;移動支付便捷退稅服務的推廣,更是簡化了退稅流程,提升了游客購物體驗。一臺大疆 Mavic 4 無人機在美國售價 2299 美元,在中國官網直郵含稅價 1299 美元,若疊加離境退稅則更劃算。
一時間,大量美國游客涌入中國,開啟瘋狂 “買買買” 模式,“反向代購” 熱潮愈演愈烈,甚至催生了專屬熱詞 “China Shopping”。美國游客來華購物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國關稅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據美國海關數據顯示,個人行李物品進口額近三年年均增長 22%,部分抵消了關稅壁壘的作用。同時,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 年美國從中國進口額下降23%,但同期 “個人行李攜帶入境” 的中國商品價值激增 340%,催生了年規模超200億美元的“代購產業”。美國政府試圖通過關稅削弱中國制造業競爭力,卻意外激活了美國消費者的直采需求,讓人直呼有意思。
“反向代購”這一現象,是關稅政策變動下市場自發調節的生動體現,也為后續貿易政策的制定與調整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現實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