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誰能想到,一座藏在太行山里的兵工廠,會讓日軍發瘋一樣撲上來。
毒氣、火焰噴射器、重炮輪番上。
八路軍就靠一支特務團,9000米戰壕、190個暗堡、三道雷區,把這一仗硬生生打成了奇跡。
——《壹》——
日軍為什么盯上黃崖洞?
1939年,太行山腹地,左權親自選址,命人建廠,這不是一般工廠,八路軍在華北敵后,最大的兵工基地。
年產步槍、手榴彈、迫擊炮,能裝備16個團。
朱德說,這是“八路軍的掌上明珠”,問題就來了,日軍在晉察冀、晉冀魯豫一帶掃蕩多年,屢次圍剿八路軍,卻怎么也拔不掉這根釘子。
更麻煩的是,八路軍越打越硬,越打裝備越好,哪里來的?黃崖洞。
日軍情報科發現,這里年產上萬支八一式步槍,五○迫擊炮開始量產,關鍵是,敵后游擊區物資緊缺,能搞成這個規模,說明八路軍在敵后已經自成體系,甚至可能輻射整個華北。
他們坐不住了,1941年11月,第36師團、獨立混成第4旅團共5000余人。
集結重炮、飛機、毒氣彈,準備一舉攻破,為什么動用這么多兵?不只因為黃崖洞是兵工廠,更因為這是八路軍整個晉東南地區兵工體系的核心。
打掉它,整個敵后武器供應線就癱瘓。
歐致富,特務團團長,30歲出頭,打仗瘋子一個,聽說日軍來,第一件事不是開會,而是親自爬上三面絕壁,踩點勘察。
“正面三條山谷,易守難攻,后面懸崖百丈,飛機也下不來?!彼吙催呎f,心里有數了。
左權定調:“以守為攻?!秉S崖洞不能硬拼,要靠地形和陣地消耗敵人,歐致富領命,調動兵工廠工人和民兵,連夜構筑防線。
——《貳》——
怎么守?怎么打?
怎么布?第一道防線,雷區。
三道雷區,密布地雷800多顆,有美制,有自制,連火藥包都拿來湊,第二道,9000米戰壕,明暗堡190個。
暗堡口寬不足一米,正好卡死山谷。
特務團、兵工廠工人全動員,一天挖5公里,三天全線開通,第三道,斷橋,把三條必經橋梁拆成活動橋。
日軍來時,一撤橋,敵軍陷入雷區和交叉火力。
兵力多少?特務團不足千人,加上兵工廠護廠隊和民兵,也不過1500人,對5000日軍,兵力1比3,可就靠這點人,準備了五天。
準備好了嗎?沒有。
11月11日,日軍提前進攻,飛機轟炸,重炮掩護,步兵分三路推進,“全體進入陣地!”歐致富一聲令下,特務團全部臥到戰壕,工事內藏兵,民兵封鎖山道。
前期打的什么仗?地雷戰,第一批日軍剛踏進山谷,“轟轟轟”連環爆炸,炸死百余人。
隨后是肉搏,17歲小號手崔振芳,單人守“甕圪廊”,身邊堆滿手榴彈,敵人一沖,就扔,手榴彈扔完,拼刺刀。
刺刀斷了,用石頭,打退敵人10多次,最后血戰到底。
另一邊,王振喜帶12人守山口,日軍火焰噴射器燒來,退無可退,12人引燃燃燒彈,抱著敵人同歸于盡。
這一仗,山谷里炸得烏煙瘴氣,尸體堆成堰。
日軍也瘋了,開始用毒氣彈,火焰噴射器連番轟炸,特務團戰士戴著濕毛巾,鉆進暗堡,打完一波換一撥。
黃崖洞的戰斗強度,比平型關戰役還兇。
短兵相接,刺刀見紅,血水順著壕溝往下流,歐致富不止一次親自上陣,抬著機槍沖到陣地前沿,“一個都不能退!”
——《叁》——
炸廠不是撤退,是圈套
11月15日夜,山風大,彈藥少,敵人還在往山口壓,白天沖陣,晚上圍困,連軸轉,像要榨干八路軍最后一滴血。
歐致富在地圖前站了一晚,臉上沒光,手卻一直在畫。
“撐不住了,明天再打,兵工廠就保不住了?!辈皇顷嚨乜覆蛔。菑椝幙斓降琢?,火藥用完,雷也埋不成,炸藥一少,工事就變成活棺材。
“東西不能讓他們拿走,哪怕燒光,也不能留?!?/strong>
左權的命令傳來,只有八個字:全線轉移,掩護為先,這一夜,兵工廠人馬開始悄悄撤離,拆卸設備、打包器材、銷毀資料、安排護送。
不是簡單逃跑,是按計劃撤出,按線路轉移。
兵工廠女工往背簍里裝圖紙,用布裹住雷管,老工人拄著拐杖扛著車床零件,咬牙翻山,沒人哭,沒人吼,只有喘氣聲,和腳步聲。
歐致富留下了,帶著200人,分守三個要口,他不是想守,他要演。
敵人偵察機每天飛兩趟,一旦發現人員流動、兵力減少,他們立刻就會反應過來,電臺照常發報,崗哨照樣換班,甚至還讓幾個民兵假裝搬運彈藥,故意在敵機下晃來晃去。
15日夜,敵軍還試探性進攻了一次,被反打回去。
這是關鍵一步:讓他們相信,八路軍還在死守黃崖洞,16日凌晨,最后一批人員撤出,車馬、人群、器械已經走入太行深處。
天蒙蒙亮,歐致富下令:“放雷?!?/strong>
這是提前埋設的引爆點,全線共32個,沿著三條山谷,布滿廠區外圍,“炸廠!”轟!轟!轟!大山一震,整個兵工廠陷入火海。
鐵床炸斷,機床飛起,倉庫炸塌,火藥庫火光沖天。
敵人徹底懵了,探子回報:“八路軍炸毀兵工廠,已棄陣逃走。”日軍立刻下令:全軍推進,占領黃崖洞。
他們以為這是勝利的號角,沒想到,這是墳場的大門。
敵人分三路推進,一路從北谷,一路從東嶺,一路從南坡,兵力密集,炮火壓制,步兵前沖,剛踏進廠區外圍。
第一道雷區炸了,緊接著第二道,第三道,不是普通地雷,而是連環爆破陣。
炸死的不只是前鋒,還有中段指揮官,山谷太窄,后隊根本看不清前方發生了什么,只看見尸體橫飛、塵土沖天。
后隊想退,前面雷區沒清,想沖,前面尸堆如墻。
這時,暗堡內的八路軍開火了,機槍、步槍、手榴彈從各個射擊孔噴出,“打!”歐致富最后一聲命令,他不打算撤,他只想讓這些人留下。
打完一梭子彈,他就提著沖鋒槍沖了出去。
“咱們這仗,就是讓他們知道,這山,不是隨便進的!”
——《肆》——
不是保住工廠,是掐死敵人
敵人沒想到,兵工廠是陷阱,他們更沒想到,自己在撤退路上,還有一場埋伏,劉伯承在三十畝村等了整整兩天。
這個村不大,兩面山,一條路通前后,進了村,就只能前走或者死。
劉伯承不著急,他太清楚日軍的習慣,強攻之后,必有整編,整編完就撤,撤就要走這條道,伏擊隊已經潛伏。
三個營,全副武裝,就等敵人進套。
17日下午三點,敵人來了,從黃崖洞方向撤下來的殘兵,沒帶戰利品,帶的是驚恐,部隊前松后亂,沒有陣型。
伏擊開始時,劉伯承只說了一句:“不用留活口?!?/strong>
山口先炸,堵住后路,接著兩個側翼山坡同時開火,機槍掃射,步槍點打,火力集中在中段,敵人試圖回擊,可陣型早亂,根本組織不起反擊。
半小時,第一波全滅。
第二波想突圍,剛沖出村頭,就遇上火攻,民兵點火燒莊稼地,煙塵滾滾,敵人分不清方向,第三波嘗試翻山,被山腰伏擊隊一窩端了。
四小時后,三十畝村沒了槍聲。
村口堆了400多具尸體,還有沒死的,戰后清點:敵軍損失上千,129師傷亡不到100,黃崖洞戰斗,從正面死守,到縱深埋伏,從誘敵深入,到合圍殲滅,全程設計,全程執行。
不是偶然,是兵工廠的命懸一線,是夜里女工一顆顆包雷,是特務團一個個趴在雪里的晚上。
敵人沒拿下黃崖洞,也沒毀掉兵工體系。
反而折了一千多人,士氣全無,徹底退出晉東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