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高峰那陣兒,北京地鐵四號線平安里站可出了件讓人糟心的事兒, 一對小情侶貓在無障礙衛生間里整整一小時,把坐輪椅的老爺子晾在門外干著急。這事兒說起來就跟打翻了五味瓶,既讓人窩火又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當天傍晚六點來鐘,有位坐輪椅的大爺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想上廁所卻發現無障礙衛生間門緊鎖著。保潔阿姨按規矩隔著15分鐘就去敲門,三次都聽見里頭有老爺們兒應承 “有人",
可這 “有人" 硬是從 18:10 耗到了 19:05。您瞧瞧這點兒,正是下班人擠人的時候,門外排隊的人跟下餃子似的越來越多,大伙兒敲著門嗓子都快喊啞了,里頭愣是沒動靜。
等這對小情侶最后磨磨蹭蹭出來時,倆人都低著頭不敢見人,那心虛的樣兒簡直寫在腦門上。有位熱心大媽當場就忍不住數落:“可算出來了,大伙兒都等得心急火燎的!"
后來保潔阿姨透露,她頭回打掃時就發現有人占著,哪成想這一等就是一個鐘頭,跟演小品似的。這不得不讓想起了優衣庫事件,這對情侶難道也在里面做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來?
甚至有的網友說道:“真是挺浪漫的,在衛生間過520呢”。“這個女生看起來穿得老實、本分,還挺大方的,真是不敢想象啊,人不可貌相 。”
還有的網友說道:“女孩子就這么不值錢嗎?這男的也是夠不把她當人看的。”事情曝光后,也引發了全網的關注。
要說這事兒為啥鬧這么大,根源上還是無障礙設施的管理有點 “紙糊的老虎"看著嚇人,實則沒啥用。按《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說,私自占著這地兒最高能罰 500,可實際上呢?
全靠保潔阿姨敲門喊話,跟猜謎似的。您看大連地鐵倒是有管理標準,可到了北京這事兒上,規定就跟斷了線的風箏,壓根兒沒起到作用。
更讓人撓頭的是硬件設施,女衛生間連個坐便馬桶都沒有,老爺子想換個地兒都沒轍,只能在門外干熬著。這就跟蓋房子忘了留門似的,設計時候咋就沒多琢磨琢磨呢?
說實在的,這事兒表面看是占了個廁所,實則是把公共利益踩在了腳底下。您想啊,當老爺子在門外急得團團轉時,里頭的人咋就能心安理得呢?
這就跟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似的,完全沒把別人的難處放心里。現在好些人都有這毛病,進了公共空間就跟到了自個兒家后院,想咋折騰就咋折騰,壓根兒沒考慮過這地兒是大伙兒共用的。
心理學上管這叫 “旁觀者效應",說白了就是覺得自個兒那點事兒沒啥大不了,卻不知道蝴蝶效應之下,自個兒的小任性可能就讓別人掉進大麻煩。
就像這無障礙衛生間,看著是個小空間,實則是丈量社會文明的一把尺,要是人人都只想著自個兒方便,那這把尺可就歪了。
更可笑的是,有些細心的網友發現,當時穿白色裙子的女孩手里面,拿著的疑似是絲襪的東西,不得不說,還是年輕人玩的花,這里是廁所,可不是所謂的“無人區”!
現在事情在網上傳得火熱,穿白色裙子的女孩家長,想必也能知道了,不知道鬧這么一出后,女孩的媽媽會怎么想,到時候對這名男生的印象會不會大打折扣?
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后,有一個自稱是該男子的同事評論:“這男的是我們公司的,現在全公司都知道了”。
不過,話說回來深圳地鐵那 “拍照紅區" 就挺靠譜,咱也能給衛生間裝個倒計時提醒,15 分鐘一到就 “嘀嘀" 響,再不開門就自動解鎖,看以后會敢在里面干惡心人的事情來。
再整個智能監控,跟交通信號燈似的,紅著就是有人,綠著才能進,省得大伙兒跟猜謎似的干等。現在第三衛生間太少了,好多地方壓根兒找不著。
咱得趕緊多建點,專門給那些需要人幫忙的人用,省得無障礙衛生間老被擠占。您想啊,全國才萬把座公廁有這設施,跟需求比起來簡直是杯水車薪,這事兒得趕緊提上日程。
光靠罰款可不夠,得把占座、占廁所這種事兒記進信用檔案,讓不守規矩的人嘗嘗苦頭。同時也得加強宣傳,在地鐵里多放放公益廣告,講講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的道理。
上海地鐵那 "愛心等待" 活動就挺好,大伙兒都參與進來,事兒就好辦多了。以后要是再碰上衛生間被占的情況,能不能跟周邊商鋪、辦公室聯動一下,臨時借個地兒應應急?
再整個手機 APP 實時顯示附近無障礙設施的使用情況,就像查共享單車似的方便,這樣大伙兒也不用傻等著了。
最后,咱不妨多琢磨琢磨:自個兒這一步踏出去,會不會讓別人沒路走?在任何時候,互相尊重都是前提,特別是在公眾場合,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文明這事兒從來不是掛在嘴上的漂亮話,而是踩在腳下的實在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