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這個夏天,華南國家植物園的螢火蟲將要“閉門謝客”!5月22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發布通知稱,因促進華南植物園內螢火蟲種群恢復與生態保護,2025年螢火蟲季將不開放夜間游覽。
通知顯示,華南植物園的生物多樣性為螢火蟲的繁衍提供了優良的環境,但由于2023年、2024年螢火蟲季開放夜間游覽帶來過度人為干擾,對螢火蟲種群數量及棲息環境造成影響。
為促進華南植物園內螢火蟲種群恢復與生態保護,園方經研究決定:2025年度不開放夜間游覽,集中實施棲息地修復、蟲源保育等科學保護工作。
通知內容。
每年5-6月,華南國家植物園內的蘇鐵園門前草地等區域成為螢火蟲集中分布的區域,吸引大批游客和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觀看和拍攝。其中,蘇鐵園前出現的主要是黃寬緣螢,而整個植物園內還有包括邊褐端黑螢、雷氏螢、大陸窗螢等多種螢火蟲分布。(詳情見過往報道:宛若仙境!螢火蟲現身華南國家植物園,本月進入最佳觀賞期)
林中飛舞的螢火蟲。
不過,螢火蟲對生活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其中,陸生螢火蟲喜歡生活在相對蔭蔽、潮濕的林下環境,對農藥、光污染、水體污染、空氣污染都極為敏感,所以被稱為“環境指示劑”。
人類的活動會對螢火蟲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例如太亮的燈光,會干擾螢火蟲發出的光,使個體之間難以通過螢火交流;過于靠近,會壓縮螢火蟲的生活空間、干擾它們的求偶活動。
螢火成片,形成一條林中“銀河”。
“只有共同愛護,才能一年又一年欣賞到這些美麗的‘小精靈’。”華南國家植物園方面曾提醒,在觀賞螢火蟲時注意保持距離,就能欣賞到更美的螢火蟲,希望市民游客能文明觀螢。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陳卓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