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朱海濤一行蒞臨我院開展調研,大連國際仲裁院/大連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我院”)院長畢鳳有等人予以熱情接待。
會前,朱海濤院長一行人員參觀了我院受理大廳、仲裁庭、市法院執行局駐仲裁聯絡室(下稱“聯絡室”)等辦公場所,詳細了解了仲裁院的機構設置、案件受理流程以及仲裁庭的設施配備等情況。
會議伊始,畢鳳有院長對朱海濤院長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向市中院長期以來給予大連仲裁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他就我院組織架構、為提升辦案質效及服務水平所采取的各項機制、改革四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和機構發展所面臨的困難等方面進行介紹。會上,結合前期市中院與我院兩次聯席會議商討的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雙方就大部分問題達成共識,對少數幾個未達成共識的問題繼續研究落實,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朱海濤院長對于大國仲所取得的成績,以及雙方已達成的工作共識與舉措給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搭建起司法與仲裁協同聯動的高效溝通平臺,精準回應現實需求,以創新舉措支持、監督仲裁事業發展,是打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環境,優化區域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對此,法院工作應從三方面觀念入手強化和轉變。一是提高站位,樹立訴訟與仲裁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意識。重視仲裁在我國法律框架下解決糾紛,特別是解決商事糾紛方面發揮的作用,加強訴仲銜接與合作。二是明確定位,理解支持與監督仲裁事業發展作為法院工作重要內容的本職工作內容。當好仲裁事業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和監督者。三是加強合作,提升市中院與大國仲相互支撐、相互扶持、相輔相成的互動質量。要通過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等方式,打造全省、乃至東北地區訴仲銜接新標桿。
朱海濤院長表示,大國仲完成體制機制改革四年來,市中院與大國仲共同發展進步,形成了豐碩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進一步發揮司法支持與監督仲裁工作的職能作用。共同維護和提升仲裁公信力,提高仲裁裁決質量,提高仲裁案件執行質效;要進一步增強訴訟與仲裁化解糾紛的工作合力。在案件分流與高質量糾紛化解合作上,兩院始終走在全省的前列,面對訴前調解轉化為先行調解的新流程,應當大膽嘗試與創新,支持仲裁調解的深度參與;要進一步凝聚共識、深化兩院交流。通過聯席會議常態化、法院仲裁同堂培訓等機制與模式,持續深化兩院在新興領域的理論與實務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共同培養更多的優秀法治人才,打造法院與仲裁機構共建“仲裁友好型”司法環境的大連模式與品牌。
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韓科軍及相關部門領導,我院副院長劉軍、各部門負責人及全體仲裁秘書參加本次會議。
內容來源:張樞、張晨星
美術編輯:劉瑞龍
責任編輯:胡曉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