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傲 FIIO
FT7
類型:頭戴式平板大耳機
售價:¥4999
“5k價位的FT7在信息量、瞬態、聲場等這些硬素質的表現上,哪怕是比起過往大家心中一些經典老旗艦大耳都有著可聞的優勢。我覺得如果綜合考慮素質、佩戴、易推性等方面,FT7對于一些平民玩家而言可以說是一款真正的‘退燒向’產品了。”
從FT5到FT7
折騰HiFi器材的前些年我主要精力放在隨身設備上更多一些,后來隨著器材閱歷的增長,以及聽音逐漸向古典編制類轉變,這幾年桌面臺機+大耳的模式逐漸成為我聽音的主要選擇,不知不覺間也接觸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大耳。
飛傲自FT3起推出的幾款大耳機我都用過不短的時間,FT3和FT5都是我個人還比較喜歡的產品,尤其后者。作為飛傲首款平板大耳,FT5頗具性價比,優異的動態和聲場表現算是它硬素質中的最大亮點,風格走向偏雜食,可以說是進階價位的三好學生,遺憾的是FT5的聲音素質在支撐大編制曲目的演繹時還無法像更高端耳機那樣做到盡善盡美。再后來我抱著這個遺憾,等來了FT7即將上市的消息。
在FT7上市之前,香港CanJam展會中我曾聽過工程樣機,當時它的聲音完成度已然相當不錯,高素質尤其出色的空間塑造能力是它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這次脫離了嘈雜的展會環境,我嘗試用多種前端深入體驗量產后的FT7,來和大家聊聊我的最新感受。
客觀體驗
結構特點的特殊性使很多平板耳機重量相比動圈耳機會偏重一些,佩戴體驗往往不盡如人意,相信體驗過大尺寸高端平板大耳的燒友對此應該感受頗深。而FT7在佩戴舒適度上展現出遠超同類產品的極高水準,我在佩戴時能明顯感受到它在頭頂和兩側都沒有給頭部施加太多壓力,而且拿在手上也能感受到耳機本體并不重。究其原因,從材質上看,肉眼可見的就是它采用大面積碳纖維材質設計的頭梁和耳機外殼,“輕”和“穩”的確稱得上一大亮點。這種和超跑減重相媲美的設計思路我覺得值得一個好評;而且接觸大型二聲道系統比較多的燒友應該知道,碳纖維材質在避震性能的表現上同樣出色,魔域、金馳等品牌在此間都是一把好手。
振膜尺寸106mm的FT7耳機重量約為427g,比自家同為平板單元但振膜尺寸90mm的FT5還要輕了29g,足以看出飛傲在這款耳機輕量化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FT7頭墊采用的是小羊皮+麂皮絨材質,柔軟耐臟,且易清潔,耳罩標配了小羊皮和織布兩種,主要用于調音,多透氣孔的小羊皮聲音均衡,織布耳罩則可以增強中低頻表現。標配耳機線是一條長3m的液氮冷凍單晶銅線,4.4mm插頭配一個6.35mm和一個XLR轉接頭,基本覆蓋了主流應用場景,線材最外層是尼龍材質,柔軟度還可以,不易打結,但線徑偏粗,線材也略重一些,適合作為桌面固定搭配使用,如果要配合便攜設備經常變換使用場景的話原裝線則有些不太方便。
外觀方面,FT7面蓋格柵使用的是斑馬木的實木材質,搭配上耳機大面積的碳纖維材料,觀感圓融一體,協調不突兀,沒有廉價拼接的質感,不過我個人覺得這種外觀設計會稍顯低調,沒有比較明顯的辨識度,相比起FT3、FT5可能外觀上缺乏亮點,當然,審美的事情就見仁見智了。
聲音體驗
正如開篇所說,開闊、規整的空間塑造表現是FT7讓人一耳朵就能感受到的亮點。聲音素質高的耳機并不少見,以往我聽過一些聲音飽滿、信息量充沛的耳機,但它們當中有一些會把高密度、高解析的側面比較“刻意”地釋放出來,忽略了層次的表達。FT7讓我覺得難能可貴的地方,在于它把自身強大素質底蘊展現一覽無余的同時,更多地照顧到了音樂中不同元素的主次關系,把空間縱向的聲音層次梳理得井井有條,以及更重要的,干凈且扎實的結像也使它的聲音聽起來更加“真切”。
這樣的表現或許在我們聆聽泛流行樂時感受還不算太直觀,但在大編制的重現中可以為聽感增添質的飛躍。在大編制曲目的演繹中,當音樂來到編曲復雜、情緒高昂的段落時,管、弦樂等不同聲部之間的交錯會讓聲音場面變得非常復雜,尤其考驗器材的素質功底,往常僅用高端耳塞聆聽時,縱使信息量還算完整,但對空間的塑造遠比不上大耳機,換作一般的中低端大耳,聲音整體完成度基本沒有問題,可多少也會損失掉一些層次感,聽起來略微局促。而FT7素質上最大的強項就是能夠游刃有余地處理這種復雜音樂場面,它把大編制曲目中管、弦樂之間的“拉扯”,音樂畫面中的“你來我往”以一種從容不迫的姿態傳遞到聽者耳中,給了人一種高低端器材之間素質差異“具象化”的感受。
FT7呈現信息量的方式我覺得用“穩”來形容恰到好處,它描繪聲音細節的過程順暢且自然,使聽者既可以察覺到樂器演奏中聲音變化的微小差別,又不會因此被占用太多注意力而讓欣賞音樂這件事本末倒置。如果說這一點也是低端器材常踩的雷,那它就是讓我覺得FT7聲音“高級”的原因之一。以小提琴為例,作為一種音色悠揚、演奏技巧多變的樂器,小提琴在激烈演奏時聲音細節豐富而密集,FT7重現這類音樂時則能夠穩妥地把聲音變化的過程描摹出一個完整的畫面,讓人聽起來并不會覺得突兀、刺激。
素質方面,FT7瞬態表現給我留下的印象僅次于空間塑造。它是一副聲底非常純澈干凈的耳機,聲音干脆利落,絲毫不粘膩,可以說瞬態有著超越價位的表現。當一首曲目演繹到了音樂場面變幻莫測時,不同器樂間的交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時候一些更高價位的動圈大耳在這種情況下也難免會給人一種聲音“遲滯”,略顯“雜亂”的聽感。而在這方面就能感受到FT7平板振膜的優勢,它干脆利落的聲音收束充分顯現出了瞬態響應速度的快和穩,且在此基礎上不會丟失聲音細節,把聲音結束得迅捷又不會戛然而止,在這一點上,比起自家同為平板振膜的FT5,FT7的優勢也同樣非常明顯。
而提到FT5,FT7另一個表現明顯更強的特點就是動態,同樣在音樂場面復雜多變時,FT7除了能保持純粹精準的聽感之外,對于聲音起伏之間能量感的詮釋也絲毫不差,自音樂高潮時輝煌的演奏落到細微處聲音的絲絲震顫,這種落差之間能量涌動的變化如果FT5刻畫出的是浪潮涌動般的態勢,那么FT7則呈現出了壯闊瀑布似的畫面,這一點和更大的振膜尺寸不無關系。
三頻風格上,FT7的中高頻的表現力相對更加亮眼,其中中頻最為突出,密度高,聲音扎實,厚度沒有明顯偏倚,演繹人聲曲目可以兼顧到男女聲的不同音色特征,高頻順滑不刺,低頻相比之下會略微克制一些,殘響偏少,演繹流行曲目的話我個人會更推薦使用織布耳罩再搭配聲音偏暖的前端,以獲得更好的氛圍,小羊皮耳罩下整體更加均衡雜食,在搭配小羊皮耳罩的情況下我個人最喜歡用來聆聽古典器樂,聽感會比其它類型音樂更討喜。比如在用FT7聆聽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時,首先能感受到器樂結像表面質感的光滑,音色準確沒有多余染色,其次高密度的中頻把器樂聲音詮釋得凝實不松散,當演奏至第四樂章,這首曲目所表達的濃烈傷感情緒顯得更加感染力十足,再加上出色的空間塑造表現,整首曲目在FT7的演繹下基本沒有可挑剔之處。
搭配分享
“難推”是很多燒友對平板耳機的刻板印象之一,其實隨著平板大耳在國內愈加火熱,這幾年易推的產品也越來越多。最開始拿到FT7時我使用的就是飛傲自家的便攜前端M17,像海貝音樂R8 II再到一些中低端播放器我也都做了嘗試,總的來看FT7在易推性上給我的印象還算不錯。
不像許多平板大耳推不開時的悶和糊,FT7在驅動力較差的前端上也仍舊保持了相對還可以的開闊性,駕馭流行以及一些室內樂時聲場的規整度并不差,聲音元素在空間中的排布并不混亂,當然細節會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好在聲音走向和音色的控制沒有“誤入歧途”,對欣賞音樂來說,這種適度的損失完全在我接受范圍之內,單單憑借這一點FT7的表現就已經好過很多同類耳機。
除此之外這段時間我也用K19解碼耳放一體機和麥景圖MHA200嘗試挖掘了一下FT7的聲音上限。
飛傲M17
M17作為飛傲便攜前端的老大哥,除了聲音素質位于同類產品前列以外,臺機大耳模式也是它的亮點。這套搭配優點在于很大程度體現出了FT7在聲音素質尤其是密度、解析上的優勢,而且風格上不出惡聲。FT7在演繹古典曲目時依然把樂器應有的聲音質感、音色特征都較為完整地詮釋了出來,對于小編制曲目和絕大多數流行樂來說都足以達到我在日常欣賞音樂的要求。不過M17的控制力還無法完美駕馭FT7這種大尺寸耳機,部分曲目高頻會有一些毛刺,對聽感會略有影響。
飛傲K19
K19這款飛傲自家的解碼耳放一體機素質和推力都在同類產品前列,作為多數玩家的主力器材綽綽有余。用它驅動FT7實際聆聽下來我覺得聲音基本處于FT7的完全體狀態,便攜前端與它則完全沒有可比性。K19驅動下FT7對于空間的塑造能力非常強大,聲場橫縱向的深度可以完美重現絕大多數大編制曲目的演奏場面,并且層次和細節都詮釋得非常到位。K19的控制力也使FT7高頻順滑自然的特征得以彰顯,把類如小提琴協奏曲中樂器的悠揚和絲滑都很好地詮釋了出來。
飛傲K19+麥景圖MHA200
如果說旗艦耳放中有哪些讓我印象深刻的型號,那MHA200肯定是其中之一。作為一款經典旗艦膽放,它無論是聲音素質還是推力都屬于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MHA200驅動下的FT7,相比K19直推在素質上的提升并不夸張,除了聲底更加扎實、控制力更為細膩以外,這套搭配在音色上的變化是我最喜歡的地方。MHA200是典型的膽放,音色偏暖,聲音滿富韻味,它驅動下的FT7音色飽滿度有了進一步提升,中頻增添了一些厚度,低頻殘響也變得清晰可聞,聲音氛圍有了明顯改善。這套搭配在素質突出的基礎上,聲音風格凸顯出了更具感染力的一面,對古典、流行等多種音樂類型的高兼容度使它倆真正做到了“怎么聽都好聽”。
退燒之選
結合我自己和周圍燒友玩器材的經驗,目前市面上4-5k價位基本是大家主力大耳機的選擇區間,這個價位耳機的聲音素質足以駕馭幾乎所有的音樂類型,只是風格上的取舍和佩戴舒適度等方面各有不同罷了。
這段時間聽FT7也再次讓我驗證了這一點,而且回想起以前玩過的大耳機,好像現在的耳機在素質這條路上也越來越卷。這款5k價位的FT7在信息量、瞬態、聲場等這些硬素質的表現上,哪怕是比起過往類似拜雅T1、天龍D9200這種經典大耳都有著可聞的優勢。我覺得如果綜合考慮素質、佩戴、易推性等方面,FT7對于一些平民玩家而言可以說是一款真正的“退燒向”產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