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2日,美國聯(lián)邦國土安全部(DHS)宣布,已決定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留學生的簽證項目資格。
DHS聲明稱,哈佛之所以遭到如此嚴厲制裁,是因為該校未按要求提交學生簽證持有人的行為記錄,且在多次通告后仍然拒絕配合調查:
“哈佛本有很多機會做正確的事,但它拒絕了。現(xiàn)在,它失去了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的認證資格。”
這意味著,從2025-2026學年起,哈佛將無法招收新的國際學生,而現(xiàn)有的國際學生必須在下學年開始前轉學,要么因此失去在美合法身份。許多國際學生家長辛辛苦苦把兒女送入了這所頂級藤校,但最終的結果可能讓他們無法以哈佛畢業(yè)生為榮。
同時也意味著,哈佛并不因為是美國藤校的NO.1而應該被特殊對待。
不過,DHS要求哈佛在72小時內補交所需信息,以便有機會在下個學年重新獲得簽證項目資格。DHS上個月就已要求該校提交有關持簽證學生的詳細記錄,但被無視和敷衍。當然,哈佛表示要上訴,也必然會上訴。
一個月前,川普政府凍結給哈佛的近30億美元聯(lián)邦撥款,當時川普政府已明確將取消哈佛大學的留學生招收資格,另外,哈佛也失去了免稅資格。而失去免稅資格也會讓那些給哈佛捐款的金主們望而卻步,因為許多的捐助都是奔著免稅而去的。
哈佛的留學生和國際訪問學者約占到其人員的1/4,此舉固然會重創(chuàng)哈佛的學費收入,也同時將重創(chuàng)其學術影響力,影響其作為西方左派和DEI文化的大本營,這對哈佛的打擊,遠比其失去一些學費要大得多。
當然,因為普遍存在的政治正確,川普這次其實只能說是以反猶主義為由頭,對以哈佛為首的這些大學常年使用聯(lián)邦資金,不用于研究和教育,而大力推行民主黨的DEI政策的挖根行動。
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對哈佛及其他私人大學的確不能進行學術干預,這一點哈佛也一直標榜自己的獨立和憲法權利,但川普的意思其實很明確,你用你自己的錢可以隨便玩,但用聯(lián)邦政府的錢玩黨派議程夾帶私貨,不行。
而哈佛隨后的起訴,以及這次取消留學生資格的必然上訴,明確表達的意思則是:
錢得給我,但事兒你不能管。
因為哈佛招收兩名左派市長作為自己的管理學教授,遭到川普的抨擊,哈佛大學已不是一個好大學,也不應列入世界頂級大學榜單,“因為哈佛就是一個笑話,它只教授仇恨和愚蠢,所以它不應該得到聯(lián)邦補助款。”
在川普以聯(lián)邦資金撥款為杠桿要求美國大學校園去DEI,打擊反猶主義的政策中,哈佛是第一個硬鋼的藤校,這一點當然符合其作為DEI和左翼大本營的身份,當然,哈佛比先跪的哥倫比亞等大學,是因為其有更雄厚的財力,但一旦沒有免稅資格,哈佛500億美元的基金,也會坐吃山空。
美國大學是10月7日后挺哈馬斯,圍攻抗議猶太師生的重鎮(zhèn),哈佛自然不能例外,以至于被嘲諷哈馬斯大學。
因為眾議院聽證會上對其是否存在反猶行為,不學無術的哈佛蓋伊校長打太極,隨后一系列網絡曝光,加上哈佛大學猶太金主拒絕再對其捐助,終于把這名靠著DEI和學術抄襲上位的校長走人。但哈佛并不因此有所改變。
聯(lián)邦資金在哈佛的所有資金來源中,僅占16%,雖然這個資金看起來不多,但哈佛的捐款資金,其實自10月7日之后一直在減少,許多猶太富豪精英因為10月7日后猶太人反而成了施暴者的渲染,都事實上和民主黨及推行DEI極左政策的大學切割,這也深刻影響了2024年的大選以及美國未來選舉版圖的劃分。
16%的資金雖然看起來不多,但要知道歐洲國家常年連GDP2%的軍費支出都不愿意拿出來,說明16%這個比例對哈佛,一點都不少,因為有這些資金,就可以玩那些DEI政策和議程,雇傭更多這些群體,但沒有了這些錢,哈佛如果還想保持其學術地位,只能先砍掉這些垃圾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