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絕大多數人對形勢的判斷都錯了。
從加征關稅、技術圍堵、制裁企業,到不斷叫囂“脫鉤”。
大家都以為是懂王帶著美國想要和我們斷絕關系。
但最近一件事,揭開了真相。
今年3月,東大大幅拋售了189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規模降至7654億美元。
這是東大自2000年躋身美債前兩大持有國之后,25年來首次退居全球第三,被英國反超。
減持美債,其實是一個很關鍵的信號,它意味著此刻——
不是美國在和東大脫鉤,而是東大,正在悄悄與美國脫鉤。
曾經,我們一直是老美最堅定的“債主”。
時間回到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 全球,華爾街風雨飄搖,但當時我們選擇堅定地支持美國國債——
持倉規模一度突破1.3萬億美元,規模首次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一,撐起了美元信用。
但風向,從2015年開始變了。
隨著兩個大國之間沖突的出現,我們的戰略判斷在悄悄發生轉向:
對美元體系的信任,不再是無條件的;
對外匯儲備的構成,也不再是一成不變。
于是,美債持有比例從高點回落,中國開始溫和但持續地減持美債。
持有比例從2015年震蕩下行,2022年4月跌破1萬億,2024年跌破8000億。
但在東大拋售美債的同時,海外資金卻在瘋狂買入美國國債,
3月份,海外資金買入美國國債的單月凈流入為1618億美元,是2月的1.5倍。
其中英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了近300億美元,達到7790億美元;
日本3月增持了199億美元,把倉位推高到11878億美元,穩坐第一大海外債主寶座。
所有人都在奔向“美元資產”,只有東大,選擇調轉船頭。
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
第一個原因是:
我們已經看到了美元信用開始出現問題。
自從4月特朗普點燃新一輪關S戰開始,美股、美債、美元就開始同步下挫,形成股債匯三殺的局面。
最值得關注的是美債收益率的數據:
4月初,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4.17%;
4月11日攀升至4.48%,達到2月21日以來新高。
到了這個月, 收益率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4.62%。
很多人搞不懂美債收益率的邏輯,會以為美債收益率越高,對買家越有吸引力。
但其實這個看法是錯的。
美債收益率的本質,其實是市場對未來風險的定價。
收益率的上升,意味著有人在瘋狂拋售,意味著價格在下跌,意味著沒人愿意“接盤”。
就在前兩天,美國財政部20年期國債標售數據出爐,本次發行的最高中標利率達到5.047%,較預發行利率5.035%高出約1.2個基點,投標倍數也從近六個月平均水平2.57下降至2.46。
投標倍數低,說明市場買美債的意愿并不強;
中標利率高出預期,說明大家覺得風險大不愿意接盤,得靠高利率吸引買家。
那為什么市場現在會認為美債存在風險?
主要是因為 美國的財政實力大大下降,赤字越來越大,債務還息能力存疑。
今年6月,美國財政部將面臨歷史上最龐大的一次“借新還舊”——當月到期債務高達6.5萬億美元,占全年70%以上。
而這批債大多是五年前疫情期間以超低利率發的,現在要用接近5%的利息去置換1.8%的債,光利息就得多掏兩千多億。
老美政府的財政收入現在根本不夠還老美每年的債務本金和利息的 ,除了繼續加大債務規模沒有其他辦法解決。
不斷增加的債務,再加上懂王變來變去的處事風格,美國人的信用,早就已經在破產邊緣。
最近 穆迪 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就是一個信號。
我們選擇拋售美債的第二個原因在于:
兩國的沖突已經不可調和。
既然美國的信用出現了問題,那為什么我們要減持,英國和日本還在增持呢?
原因很簡單,英國和日本是美國的小弟;
說白了,現在美英和日本是同一條船上的,人家是共進退,但中美之間有競爭。
老美想要產業回流,想要重振產業。
那誰是此刻世界的產業第一大國?是我們
所以老美想要產業回流,就得和我們競爭,把我們得產能擠走;
此外,老美的金融資本有資本自由流動的需求,希望在我們這里自由出入,但我們又有資本管控。
雙重矛盾之下, 我們肯定要做好隨時面對對方出手違約的準備,尤其是懂王任期內。
要知道,當年俄羅斯也是美債持倉大戶,巔峰時超1700億美元。
但俄烏沖突爆發后,美西方主導的金融制裁幾乎凍結了俄羅斯央行的海外資產,美債持倉迅速清零。
就算你是債主,你也不能拿回屬于你的錢。
金融都是有立場的。老美的信用,不是“永遠可靠”。
大鵝的教訓就在眼前,我們肯定要提前做好預防,減持美債就是一個典型的預防措施。
拋售美債之后,誰在補位美債?
答案是黃金。
過去六個月,東大央行已經連續加倉黃金儲備,4月底達到7377萬盎司,成為全球最活躍的黃金買家之一。
拋美債買黃金,我們不要把他當做是短期的避險行為,而應該把它當做是資產配置層面的戰略重構。
因為承接美債,其實就是在承接美元貶值的鑄幣稅。
過去,我們是向老美輸出商品貨物,換來不斷超發貶值的美元,其實就是在給美聯儲交鑄幣稅,幫他們補貼美國老百姓;
現在,我們把儲備從美元變成黃金,其實就是把籌碼從“信用資產”轉移到“實物資產”。
因為黃金本身數量有限價值恒定,是一個不會不斷貶值的價值資產。
而且這個過程,不是只有我們在做,全球也在響應:
全球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潮流正在加速,而美元資產的避險地位,卻在慢慢下滑。
這不是巧合,這是信號。
不僅是對全球各大金融機構的信號,對我們個體而言也是一個信號。
國家隊的一系列操作之后,你應該要開始思考:
自己的財富,還是否過度依賴一個潛藏風險的貨幣體系?
對于我們來說,在國家隊主動脫鉤的背景下,有幾個方向值得特別關注——
首先是黃金。
不要把黃金當做短期炒作,而要把他看作是長期抗風險的壓艙石。
央行都在買,說明它的底層邏輯已經變了:
黃金不只是“貴金屬”,而是對沖美元不確定性的戰略資產。
其次是優質中國資產。
當外部環境動蕩不安,而內部結構持續優化,真正的機會往往就在“被低估的基本面”里。
比如那些和國家戰略深度綁定的板塊,比如科技自主、能源安全、制造升級、消費回暖。
還有就是要資產多元化和幣種分散。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已經不只是投資常識,而是未來全球資本生存的底線。
要重點可以關注港幣、黃金、REITs等資產的組合配置。
當然,也別忘了更重要的一點——
真正的“底層資產”,是認知。
你看得越遠,越容易不被風浪裹挾,才更容易把握周期脈搏。
尤其在這個變化越來越快的時代,投資從來不是買了什么,而是你能理解多少,能掌握多少信息差。
為了幫大伙補上市場的信息差,讓大家提升現階段對資產配置的認知,我們準備在最近組織一場免費的閉門直播。
現階段要如何配置自己手里的資金?
哪些資產有較高的收益率?哪些資產能夠穩定保值?哪些資產既能穩定保值又有實現高收益率?
這些問題都會在今晚的直播中給大家講解。
如果你現在手里有點錢但不知道當下如何配置資產的話,可以掃碼來聽聽我們的閉門直播,反正是免費的,聽一聽獲取一下市場的信息差,一點不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