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林則徐被貶新疆:風餐露宿,風吹日曬。那你就錯了,那不是林則徐,那是林沖。
“皇上,洋人侵我國土,害我百姓,罪該萬死,我認為要抵抗到底,繼續禁煙。”1840年,正值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見清軍抵抗無果后,道光皇帝有些想主和,林則徐就趕緊勸道光繼續禁煙,繼續抵抗英軍。
然而,道光還沒說話,一個叫琦善的大臣就趁機誣陷林則徐說:“禁煙?要不是你禁了煙,能惹怒洋人嗎?要我說,洋人發動戰爭,你是罪魁禍首?!?br/>當時道光沒有說話,但心里已經覺得琦善講的有道理,本來主張抵抗英軍的道光,開始轉變了想法,有了想和英軍談和的念頭。
僅僅半個月后,道光開始重用主和派的琦善,并逐漸削弱林則徐的權利,將林則徐革職。
1841年6月,道光又給林則徐加上了一些罪名,為了不再讓林則徐插手談和之事,直接把林則徐發配到了伊犁。
要知道,從廣東到伊犁就算是放到現代自駕24小時不休息的情況下,也要開上個幾天,更不用說當時還趕馬車前往了,對于當時的人來說,伊犁就像是天邊。
林則徐當即接了皇上的圣旨,從1841年7月開始,林則徐就往伊犁趕去,中間林則徐還去了河南治水幾個月,所以林則徐到1842年9月,才走到蘭州。
在蘭州林則徐聽聞皇上已經和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把香港割讓,他氣的吃不下飯,此刻的他多想給皇上建言獻策,可是他當下最大的任務,就是到伊犁去。
三個月后,也就是1842年底,林則徐終于到了伊犁。不過在伊犁,林則徐可就沒有大院住了。
當時負責接待林則徐的,是前兩廣總督鄧延楨,他也是被流放到伊犁的,因為比林則徐早來些時間,在當地也算熟悉,幫林則徐租了兩個小土房子給他住。
鄧延楨當時還說,希望林則徐不要嫌棄這土房子,沒想到林則徐卻作揖說:“只要不住黃沙之上,我都能接受?!?br/>林則徐也沒想到,自己雖然在皇上口中是個罪人,是個流放之人,可是伊犁當地人和當地官員卻很喜歡林則徐。
甚至伊犁的將軍還給林則徐送去糧食和牲畜,幫林則徐置辦了一切生活所需,就是怕林則徐在伊犁過得不好。
然而林則徐剛去幾天,道光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想撤掉伊犁的軍隊,林則徐直接向伊犁的軍隊將軍建議:“伊犁軍隊不可撤掉,一旦撤掉沙俄人必定打進來,到那時大清絕對無力抵抗?!?br/>將軍將這建議送到朝廷,道光一聽言之有理,也就沒有撤掉伊犁的軍隊。
林則徐在伊犁時并沒有頹廢,而是一直都在做利國利民的好事。比如一些城鎮因為缺水,幾乎成了廢地,于是林則徐就開始治水。
帶領著當地百姓挖溝渠,引河水。要知道,干這項工作是需要大量資金的,而朝廷顯然不會向這樣一個流放之地發放資金。
林則徐不僅自己掏腰包,還鼓勵當地百姓捐錢修水渠,正是因為林則徐的影響力,大家都相信他,這才使得修水渠的工作得以正常進行。
當時伊犁的將軍就好奇了,如此清廉、能干的一個人,怎么就會被流放到這邊疆之地呢?于是專門向朝廷送去奏折說,把林則徐派到伊犁,實在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道光仔細想了想,林則徐確實是一心為了朝廷辦事,再加上聽聞林則徐在伊犁辦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于是又派林則徐到南疆開墾荒地。
林則徐沒有多言,拿著圣旨就去了,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南疆,林則徐一直都在為民辦事,把一些廢地重新開墾,造福一方。
終于到1845年底,道光才決定,把林則徐調到京城。林則徐離開新疆的時候,當地百姓夾道送別,依依不舍。
信息來源:中國清官的歸宿大結局.齊魯書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