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學而思網校舉辦首屆春季新品發布暨合作伙伴開放日,展示全線新產品。其中圓桌對話環節,在學而思執行總裁位晨的主持下,帆書APP創始人、著名講書人、學而思閱讀推薦官樊登與國民科普老師李永樂就“AI時代,孩子該學習什么”這一話題展開深度交流,從閱讀、科學、編程等維度分享如何構建孩子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生態。面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如何幫助孩子構建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家長和教育者始終在思考的話題。學而思執行總裁位晨表示,學而思倡導“提問是更好的學習”,孩子的好奇心和提問能力是打開未來的鑰匙。這也是本次開放日邀請樊登和李永樂兩位重磅嘉賓的重要原因。
快餐式閱讀流行?閱讀能力和好奇心更重要
談及現在流行的快餐式閱讀,樊登表示:“一本書是一間密室,讀書就是唯一的鑰匙。讀書是一個釋放慢多巴胺的過程,人能夠學會獲得慢多巴胺,讓自己能夠沉浸式地去體驗,才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我們希望讓大家尤其是孩子們能夠知道閱讀是非常快樂的事情,而且閱讀會讓我們更有收獲。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對我們頭腦的一個訓練。”
李永樂則提到了當下考試中語文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強調閱讀能力是孩子在各科學習中都不可或缺的,隨著孩子年級的提升,就有大量閱讀材料的問題。位晨總結,閱讀不僅是打開語文學科的鑰匙,更是通向幾乎所有學科的一把鑰匙。學而思大閱讀產品正是秉持這樣的理念,精選必讀的高含金量名著,由北大哈佛畢業的老師帶領孩子深度閱讀,讀出立體的人物,讀書高級的手法,讀出深刻的主旨,幫助孩子真正掌握深度閱讀的能力。
在科學學習方面,樊登認為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至關重要:“刷分和刷‘好奇心’相比我覺得后者更重要。我個人覺得好奇心重點不在于培養,重點在于別破壞。對孩子來說,讓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和家人溝通輕松、相互尊重,是保持好奇心最有效的方式。”
李永樂則關注到很多優秀學生培養科學思維的共性方法——愛玩也愛思考,在玩中琢磨總結規律。李永樂在現場向觀眾展示了兩個有趣的物理學實驗,通過實驗科普了有關重力、慣性和大氣壓的知識。“能夠在生活中邊玩邊講解知識就很有趣,學而思大科學里面就有很多這樣有趣的內容。”他補充說。
正如李永樂所說,學而思大科學的課程面向6-13歲孩子,每節課提出一個好奇的問題,然后以趣味實驗結合探究式課堂,帶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探索科學奧秘,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著重培養抽象、邏輯與創造思維。
AI時代,教育要從“知識灌輸”轉向“能力鍛造”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是否有必要教孩子學編程是很多家長共同的疑問。李永樂表示,人工智能是人才選拔新方向。現在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要學會怎樣利用這些工具。“會使用AI的人和不會使用AI的人,一定會拉開巨大的差距。”位晨提到,現在學而思就在鼓勵員工去思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改變自己的工作內容。
這種積極擁抱新技術的態度,同樣體現在對學員的培養上。學而思的人工智能課程聚焦于培養AI時代的問題解決者,引導孩子發現問題,并用人工智能和編程作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圓桌對談最后,李永樂和樊登分享了一些他們的學習方法。作為一名資深的物理老師,李永樂認為學習要有4個步驟:掌握基礎知識,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適當練習,做好反思。樊登則向現場觀眾介紹了費曼學習法的原則:“如果能夠用清晰而又平實的語言把一個知識講清楚,你才是真的學會了,輸出式學習方法對于小朋友來講是有幫助的。”
在 AI 時代,孩子的學習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學而思網校深刻認識到AI時代的教育需從“知識灌輸”轉向“能力鍛造”,深耕閱讀筑基、科學育心、編程煉腦等方面,致力于為家長和孩子提供能力培養的優質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孩子在新的時代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