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我們相繼發(fā)布了
拍攝的鐵路風景
今天
我們曝光這位工務系統(tǒng)職工
看看在他的視角下
能拍出什么樣的鐵路風景
綿陽工務段 金志輝
他以鏡頭為筆,在天窗星芒下記錄切割鋼軌碰撞的璀璨火花;從晨光熹微中捕捉線路工彎腰校準軌距的專注側(cè)影;于驕陽烈日里用1/320秒的快門丈量速度與溫情的永恒距離。那些定格在畫面里的瞬間,都詮釋著鐵路人守護設備安全、護航列車暢行的匠心和擔當。
當身邊的朋友圈被山川美景佳肴填滿時,我打開我的相冊,猛然發(fā)現(xiàn)里面幾乎全是鋼軌和列車。作為一名“00后”鐵路線路工,這些與同齡人生活迥異的畫面,卻是我心中獨一無二的鐵路風景,恰似是鏡頭在萬里鐵道線上鐫刻的詩行,訴說著這份愛好獨有的美好和意義。
經(jīng)常有朋友跟我開玩笑說,我是一個“拿相機的線路工”,于我而言,鏡頭就像是我手握的“第二把道尺”,用來記錄列車的軌跡,丈量鐵路的溫度。
剛接觸攝影時,我對快門、光圈、感光度如霧中迷徑,打開P擋就是亂拍一氣,加上工務作業(yè)多在夜間,暗光環(huán)境讓拍攝難度猶如雪上加霜,最后效果還不如手機。
于是我便沉下心來研究角度和光線等攝影技巧,感受慢門定格獨特的美感,當鏡頭捕捉到作業(yè)瞬間,畫面仿佛有了呼吸,讓我真正愛上了攝影。
去年夏天,為了記錄動車組列車和普速列車交會的瞬間,我和小伙伴早上六點就背著設備蹲守在劍門關清江河大橋上。
八九月的烈日灼人,兩車同框全靠運氣,常常是動車剛過,普速列車還未露頭,苦等12小時后,就在準備離開時,終于一列CRH3A與一列HXD3C相約鉆進我的鏡頭中,西成高鐵的高速動車與寶成鐵路的普速車同框,像一場跨時代的對話,讓中國鐵路的速度與溫情同時定格。
那份喜悅,是對烈日下守望終成的最好饋贈。
入職以來,我的背包很少裝過扳手,卻常備著三塊備用電池和補光燈,有人質(zhì)疑說“00后”是吃不了苦的,直到他們看見我的鏡頭中:月光下切割鋼軌飛濺的火星、新焊的軌縫泛著橘紅色光暈、驕陽似火下職工巡線流下的汗水……
這些照片被同事“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們打趣說:“原來我們平凡又普通的工作,在你鏡頭里這么潮。”
當川青鐵路鎮(zhèn)江關至黃勝關開啟聯(lián)調(diào)聯(lián)試、中歐班列開行累計突破十萬列、春天里的銀發(fā)列車……
這些更具時代意義的畫面,通過我的鏡頭在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中央級媒體播出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更像是一名交出滿意答卷的學生,對攝影有了愈發(fā)深沉的熱愛。
未來,我想走遍管內(nèi)每一座隧道、每一座橋梁,讓“00后”的視角與萬里鐵道線一起生長,因為在取景框里,我看見的不只是風景,更是一代鐵路青年與時代同頻的心跳。
來源:綿陽工務段
文圖:金志輝
編輯:向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