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湯湯,北宋書法家米芾,著墨襄陽書法文化的燦爛先河;千年之后,新時代的書法少年們在漢水邊揮毫潑墨,文化的魅力在此賡續不息。
▲書法大賽頒獎儀式
5月24日,襄陽市中小學生書法大賽頒獎儀式暨優秀作品展在聯投濱江商務區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襄陽市書法家協會、襄陽晚報主辦,襄陽市文物處米芾紀念館、襄陽市高新區慈善會、襄陽市書法家協會中小學生分會協辦,聯投漢江投資有限公司承辦,吸引了眾多愛好書法的教師及學生參與。
襄陽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任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協顧問、襄陽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劉水露,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襄陽市攝影家協會主席趙興沛,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襄陽市書法家協會顧問劉躍,襄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艾婧,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襄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汪招明,襄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胡文超、孫明勝、冷宣強,襄陽晚報劉文生主任,襄陽市文物處米芾紀念館館長閆虹,襄陽市高新區慈善會秘書長張小貞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書法大賽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現場,賽事評委會共評選出最佳組織獎、優秀指導老師獎、硬筆及毛筆書法等獎項,市書協名譽主席劉水露現場書寫“翰墨濱江”榜書,眾多書法名家與少年學子現場同臺創作,以江為硯,以天為紙,"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意境油然而生,讓人們看到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氣象。
▲書法大賽頒獎儀式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蘊,兩千八百年前,迢迢漢水孕育了襄陽。這里是孟浩然筆下"江山留勝跡"的詩意之城,是米芾硯中"墨池飛出北溟魚"的書法圣地。從峴山碑刻到古城匾額,從習家池的魏晉風骨到米公祠的煙云供養,襄陽的每一片土地都浸潤著墨香。
▲襄陽米公祠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與藝術,本次書法活動是襄陽文化界的盛事,眾多參賽者留下了精彩優秀的書法作品,行草隸篆、揮灑自如、顏經柳骨、魏碑風流,成為新時期襄陽走向未來的少年鋒芒,更讓我們看到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美好可能。
今年省委提出“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文化影響力”,為襄陽文化事業發展指明了道路、提供了遵循。聯投濱江商務區服務中心大局,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公益使命,持續通過襄陽市中小學生書法大賽、襄陽文旅夜、青歌賽、中醫夜市等精品活動,推動公共文化向“家門口”延伸,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精神給養,一幅襄陽文化百花齊放的新圖景正在江邊徐徐展開!
▲濱江文化生活
城市文化事業的發展從來離不開教育的力量,在“教育強市”的藍圖下,湖北聯投作為省屬國企,始終心系襄陽教育事業發展,與樊城區政府簽署中小學校建設合作協議,共謀教育百年大計,計劃引進5所優質教育,其中二十中(規劃中)即將正式開建,將全面助力樊城區教育事業發展,推動濱江板塊教育提質。
▲樊城區中小學校建設合作簽約
▲二十中效果圖
湖北聯投始終以“城市合伙人”的姿態錨定時代潮向,從建設好房子到豐富城市文化生活,從教育資源引進到濱江大城逐步兌現,一場觸及未來的城市更新運動正在樊城濱江壯闊進行。當前,聯投濱江商務有序推進建設,江灘商業首期呈現火熱招商,聯投漢江中心已取得工規證,朝著既定目標打造高品質濱江商務帶,助力“三江五岸”建設提質,重塑襄陽城市形象。
▲聯投濱江商務區實景
在人居建設層面,聯投濱江商務區樾府壹號實景兌現即將交付,首排平墅濱江御府以極致產品力構建襄陽頂豪封面,全新煥代作品濱江樾府即將登場,精彩萬眾期待。
▲樾府壹號實景
▲濱江御府樣板實景
筆耕不輟,墨守初心,這場書法盛事已撒下文化火種。此刻回望,那些在方格間反復描摹的時刻,那些被墨水染黑的指尖,恰似《蒹葭》中"道阻且長"的隱喻。而聯投濱江商務區,正如少年們以筆為槳,在橫豎撇捺的江河里,書寫著全新航程。
說明:本文為推廣信息
來源:聯投濱江商務區
運營:襄陽房協編輯部
查看更多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