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廣播里的暴雨橙色預警可別輕視,黃淮海平原的玉米大豆正灌漿呢。玉米棒子剛鼓粒,大豆莢剛掛穩,這場雨要是下猛了,倒伏減產可不得了。東北那旮旯雖說墑情剛好,但得防著后續低溫跟風雹,大豆結莢期經不起折騰。
咱老輩人常說“處暑雨漣漣,粒粒皆飽滿”,可今年雨勢超常,得把排水渠再清一遍。
河南的鄉親注意了,玉米地壟間得開淺溝,黏土田更得挖深些,別讓根系泡水里。
安徽沿江的大豆田,要是積水超過6小時,葉子就得發黃,趕緊準備抽水設備。有人覺得“莊稼天生不怕水,泡泡更精神”,這可錯了!根部缺氧比干旱還要命。
我親眼見過前年鄰村老李,仗著自家地勢高沒排水,結果豆子爛根減產三成。
現在該把竹竿鐵絲備齊了,玉米稈基部三節捆扎實,大風來了也能挺住。大豆田邊的防風障得加高,尤其是地頭那幾壟,最容易被風掀翻植株。葉面肥也得抓緊噴,磷酸二氫鉀加蕓苔素,既能抗逆又能促灌漿,一舉兩得。
有些年輕農戶可能犯難:“老辦法不管用,新法子咋操作?
”農技站電話趕緊存手機里。村里的合作社該牽頭了,集中調排水泵,統一組織巡查,別讓一家一戶單打獨斗。咱也得留個心眼,暴雨過后病蟲害準抬頭,吡蟲啉和多菌靈提前買到手。
都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現在多流點汗,秋收就能多囤幾袋糧。我個人認為,天氣越折騰,咱越得沉住氣,把老經驗和新技術擰成一股繩。華南的鄉親先別急,雖說你們那臺風季還早,但育苗棚的加固方案也該拿出來了。
西北干旱區的朋友,這場雨要是能漫過來,滴灌設備得提前檢修,別浪費一滴水。最讓人掛心的是山區梯田,暴雨容易引發山洪,地頭的擋土墻得派人盯著。
咱不盼著靠天吃飯,但得學會和天氣周旋,該防的時候絕不含糊。現在馬上做三件事:查自家田塊排水通不通,打電話問農資店備貨夠不夠,喊上鄰居組個護田小隊。
剩下的咱明天接著嘮,比如不同品種的抗澇性差別,您心里有數不?留個念想,咱明天見!
記住嘍,莊稼不會說話,但咱得替它們把防護做在前頭,豐收才穩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