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5日訊 當前,已進入“三夏”生產前期準備的關鍵時期,為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搶收搶種中的“主力軍”作用,濱州沾化積極開展農機具的維修和調試工作,加大技術指導力度,全力為夏糧豐收保駕護航。
在沾化區鑫發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的院子里,停放著大大小小的麥收農機,技術人員正在對機械進行最后的全身“體檢”,重點檢查發動機、傳動系統、液壓裝置等關鍵部件,并及時更換一些易損件,確保農機以最佳狀態投入作業。沾化區鑫發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負責人劉軍說:“我們合作社現有小麥收割機10臺,拖拉機15臺,高性能播種機6臺。目前我們對所有的機械進行了檢修、維護保養。確保每臺機械達到最佳狀態,投入到三夏生產當中來。”
減損就是增產,在沾化區植保無人機維修站點,不少種植戶對無人機進行檢修,這些設備將在“三夏”期間完成小麥追肥、秋糧播種等作業,為夏糧豐收、秋糧穩產筑牢堅實基礎。
沾化區還不斷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升周邊群眾農機維修保障能力,同時,發放三夏生產減損技術指導學習材料,不斷強化農機人員生產安全意識。截至目前,沾化區共檢修小麥收割機621臺,大中型拖拉機3589臺,配套的播種機3930臺、旋耕機2680臺、大型聯合整地機19臺,確保沾化73.44萬畝小麥應收盡收。
沾化區畜牧獸醫管理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勇介紹:“我們早部署、早準備、早落實,成立‘三夏’生產農機服務隊,抓好‘三夏’生產各類機械檢修、調試和保養工作。同時,規范發放跨區作業證,強化農機具調度,確保機械‘調得出、回得來’。在高速路口、主要道路路口設立‘接機服務站’,幫助解決跨區作業中的困難,提供有力保障。秉持‘機收減損就是增加收入’的理念,加強小麥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的指導,努力減少機收損失,讓每一粒糧食都顆粒歸倉。”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沾化臺 王杰 濱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