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志設計《西湖博覽會會徽》,作者雷圭元。
傳統(tǒng)圖案之美,日益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舉辦的“向設計致敬——雷圭元設計文獻展”,系統(tǒng)呈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代設計教育開拓者、現(xiàn)代圖案學體系奠基者、現(xiàn)代設計實踐先行者雷圭元研究、教學、實踐“三位一體”的圖案人生,其設計理念再次引發(fā)關注、思考。
百年前,“設計”對應的事業(yè)與專業(yè),并未有統(tǒng)一的稱謂。“圖案”“工藝美術”“裝飾”等概念皆含有“設計”的含義。在實業(yè)救國、美育救國、科學救國等思潮影響下,一批有識之士以設計與教育服務社會與民生,雷圭元就是代表之一。他看到圖案的真正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引入圖案學方法研究中國傳統(tǒng)圖案的生成邏輯。
扎根民族傳統(tǒng)、放眼世界的同時,雷圭元還堅持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群眾、面向當代、面向未來。他強調(diào)圖案的實用意義、形式創(chuàng)造和材料制約,總結出圖案造型規(guī)律是版中有靈、刻中有活、結中有放,即“探取物象的大輪廓,舍其細部,夸張它的特征,要求清晰、明白的遠效果”,并概括出格律體、平視體和立視體等設計法則。
雷圭元的現(xiàn)代圖案學理論影響深遠,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設計領域?qū)χ袊鴤鹘y(tǒng)藝術的認識和中西文化的互鑒變得更加開放,圖案設計也更加多元。近年來,國風國潮的流行,讓傳統(tǒng)圖案成為重要設計資源。深入研究雷圭元設計思想,重讀其著作《新圖案學》《新圖案的理論和作法》等,有助于在歷史的重溫中深化對圖案的認知。
面對學科交叉、藝科融合的新趨勢,雷圭元的設計思想有著更深刻的啟發(fā)意義。他提出跨學科的“工藝美術生活方式說”,即“現(xiàn)代工藝美術是在追求自然界中的形和色,萬象的比例和律動;以數(shù)學為基礎,以思維來集中,佐以美學上諸法則,適應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條件,構成便利于使用,達到人類理想的美的生活,給予精神上一種安定,保持全體的均衡,冀求全人類向光明和平真誠快樂的大道中推進,創(chuàng)造合理的生活方式。”其理念與世界設計組織對設計的全新定義不謀而合,所蘊含的深意常讀常新。
中國現(xiàn)代設計教育是探索、探索、再探索的一條路。雷圭元以“古今中外,以我為主”的立場,立足時代,扎根本土,探索出一條新路。今日重讀,仍具深意!
(郭秋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副主任)
編輯/張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