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 全國小麥跨區機收正由南向北陸續展開。目前,西南麥區的收獲已過八成,黃淮海麥區進入收獲期。
四川是西南麥區的核心區域,已完成收割約620萬畝,預計本月底前后,全省小麥收割將基本結束,進度略快于往年。今年四川在全省建設了130個小麥千畝高產、55個百畝超高產展示片,帶動大面積單產水平提升。
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許州鎮平原村村民 姜濤: 今年小麥長勢不錯,顆粒飽滿。每畝產量預計有450公斤,比去年同期小麥畝產增長有16%。
位于長江中下游麥區的湖北省,1500多萬畝小麥的收獲進度已過九成,小麥收購正在同步展開。目前,湖北新麥少量上市,糧食收購企業收購量已超過1.5億斤。
黃淮海是我國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麥區。“國家精準農業應用項目數據服務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小麥機械化收獲熱點地區已進入河南、安徽、江蘇。安徽小麥面積約4342.1萬畝,目前已由南向北陸續展開收獲。
安徽省固鎮縣楊廟鎮任湖村種糧大戶 任啟良: 現在我們就是趁小麥九成熟的時候抓緊時間搶收,這樣可以避免在收割過程中導致脫粒減產。收上來的小麥,我們馬上拉到烘干廠進行烘干,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眼下,河南8500萬畝小麥進入適宜收獲期,收獲已過兩成。在河南南陽方城縣,農戶搶抓晴好天氣,爭分奪秒搶收,麥田里大型收割機、打捆機等配套農機聯合作業,加速推進機收進程。
“三夏”期間多種農機具將大顯身手
再過不到一周的時間,我國夏糧主產區將迎來大規模機收。
每年“三夏”,農機跨區作業是一大亮點。“三夏”期間會有多少種不同類型的農機具大顯身手?一起去了解。
“三夏”生產的農機具從生產用途上來分,主要分為夏收機械、夏種機械和夏管機械。夏收農機具主要有聯合收割機、打捆機和烘干機。聯合收割機主要對小麥、水稻等作物進行收割、脫粒、清選一體化作業。打捆機則將秸稈進行壓縮成捆,便于運輸和再利用。最后烘干機會對新收的糧食快速進行烘干,防止霉變,避免減產。
夏種農機具主要有播種機、插秧機和旋耕機。夏收結束后,旋耕機首先把收獲后的土地進行整地或松土,然后播種機會精量的播種玉米、大豆等作物,插秧機則高效的完成秧苗移栽。
夏管農機具主要有噴桿噴霧機、農業無人機、中耕機和灌溉設備,通過這些先進的農機具,可以對農田進行除草松土,大面積的噴灑農藥,精準施肥施藥。
隨著農機具的不斷更新換代,智能化新型農機的使用率也普遍提高。基于北斗、5G技術的無人駕駛農機、植保無人機等智能農機正加快進入農業生產一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