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的小楷特別精細工整,主要來源于鐘繇、王羲之、王獻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法度謹嚴、筆鋒勁秀、體態端莊,風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歲以后的小楷,尤其見功夫。他的傳世墨跡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賦》、《顧春潛圖軸》、《離騷經九歌冊》;行書有早期的《南窗記》,中期的《詩稿五種》,晚期的《西苑詩》。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筆筆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歲時,也是如此,這在我國書法家中是極為少見的。
《蓮社圖記》冊為文征明1530年作。此卷結體精密而有寬綽之致,似不經意而有山陰家范,公書中之上駟也。
東晉時(317—420),山西代縣著名高僧慧遠(334—416)于江西廬山東林寺偕同僧人慧持、慧永、道昺、曇恒、慧睿、曇詵、道敬、道生、曇順等九人,番僧佛馱跋陀羅、佛馱耶舍二尊者,及劉程之、雷次宗、周續之、宗炳、張詮、張野等共十八人結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凈土﹐又掘池植白蓮﹐史稱“白蓮社”,赴會者則合稱為“蓮社十八賢”。這一佛教逸事遂被后世文人和書畫家反復題詠,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創作母題。
就繪畫而言,自唐代以來,就有諸多畫家依據“蓮社”之事進行繪畫創作,其中唐人作品早已失傳,具體史料闕如。迄今流傳較廣的《蓮社十八賢圖卷》原為北宋畫家李公麟(1049—1106)作于元豐三年(1080)的一幅宗教繪畫,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曾著錄該圖,其后元人趙孟(1254—1322)亦曾繪制過同一主題的畫作,說明“蓮社圖”是一個中國繪畫史上常見的創作母題。
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冊,紙本,縱25.5厘米,橫9.8厘米。
《蓮社圖記》冊為文徵明1530年作。鈐印:文征明印、悟言室、停云。溥儒題“此卷結體精密而有寬綽之致,侶不經意而有山陰家范,公書中之上駟也。寶之當何如哉?乙未(1955年)秋七月旅夜題”。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