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清津造船廠的這場下水儀式,原本是要讓世界看到朝鮮海軍的新肌肉。5000噸級的“崔賢級二號艦”驅逐艦,在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注視下緩緩滑向船臺,結果卻成了一場災難——船尾滑板突然脫離,船底直接觸地擦出火花,整艘軍艦像被掀翻的烏龜一樣卡在船臺上,船首懸空、船尾浸水,現場一片狼藉。這種“半趴”狀態讓朝鮮海軍的面子碎了一地,更讓金正恩當場鐵青著臉下令徹查,多個責任單位的負責人當天就被帶走調查。
不過事情還沒到徹底完蛋的地步。朝中社5月23日的通報算是給朝鮮吃了顆定心丸:這艘驅逐艦雖然慘不忍睹,但船底沒破洞,龍骨也沒大問題,而且因為還沒安裝武器和設備,就是個2000多噸的空殼子,修復難度比想象中小得多。說白了,這船現在就是個沒裝修的毛坯房,墻皮掉了點但承重墻沒倒,補上窟窿就能接著住。朝鮮軍方這會兒估計松了口氣,畢竟要是真傷到龍骨,這船基本就廢了,現在至少還有搶救的機會。
但問題是,朝鮮自己根本搞不定這事兒。打撈沉船聽起來簡單,實際上是個技術活,得有大型浮吊船、專業潛水設備和經驗豐富的團隊。朝鮮呢?連艘能吊起3000噸的工程船都沒有,就算把船塢的水抽干,5000噸的自重也能把船體壓變形。更要命的是,船已經傾覆沉沒,船首卡在船臺上,強行拖出來搞不好會讓損傷更嚴重。朝鮮現在就像個掉進坑里的人,自己爬不出來,只能眼巴巴地盼著有人搭把手。
這時候,中國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別的不說,單看中國在打撈領域的硬實力,就知道朝鮮找對人了。當年韓國“世越號”沉船,6800多噸的大家伙沉在44米深的海底,韓國自己折騰了兩年沒轍,最后還是中國用“海底托底鋼梁整體起浮技術”給撈了上來。還有美國在日本海打撈F-35A戰斗機,用的是中國制造的“梵高”號潛水支援船;南海撈F-35C艦載機,用的也是中國造的“畢加索”號打撈船。這些例子都說明,中國的打撈技術和裝備是全球公認的靠譜。
更絕的是,中國還有專門對付這種大型艦船的“神器”。比如“振華30”起重船,1.2萬噸的起吊能力,別說這艘2000多噸的空殼艦,就算裝滿貨物的真家伙也能輕松吊起。還有“深鰻II號”系統,能在300米水深自動穿引鋼纜,替代人工操作,效率直接提升60%。要是再用上“袋鼠媽媽”船這種中部開口的打撈船,直接把艦體轉移到干船塢,修復周期能大大縮短。這些裝備和技術,朝鮮別說有,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
中國要是出手,整個打撈過程估計能行云流水。先用浮筒和拖船調整艦體姿態,再用“深鰻II號”固定鋼纜,接著“振華30”一發力,直接把船扶正,排完水拉到船塢里,十幾天就能把舷側修好。這種效率,朝鮮自己折騰半年都未必能做到。而且中國有過多次實戰經驗,處理這種事故船輕車熟路,能最大程度避免二次損傷。
對朝鮮來說,這事兒已經不單純是修船的問題了,而是關乎國家臉面的政治任務。金正恩已經放話,要在6月的勞動黨中央全會前“無條件”完成修復。要是到時候船還趴在船臺上,朝鮮在國際上的臉面可就丟大發了。而中國的幫助,不僅能讓這艘驅逐艦重新下水,還能幫朝鮮挽回政治顏面,這對朝鮮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說白了,朝鮮現在就是卡在技術和裝備的瓶頸上,而中國正好能補上這個缺口。只要中國伸出援手,憑借全球頂尖的打撈能力,這艘5000噸驅逐艦很快就能滿血復活。這事兒也再次證明,在高端裝備和技術領域,中國的實力已經到了讓全世界都不得不服的地步。朝鮮這次算是深刻體會到了,沒有金剛鉆,還真攬不了瓷器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