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院處在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線。我省110家基層法院承擔著全省88%的案件受理量,基層法院的強弱,直接關系審判質效的優劣,影響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感受。
2021年,省法院開展基層大調研,摸清了基層法院在審判質效、人民法庭功能設施、安保等方面存在的系列突出問題。以提升初始案件質效為中心、系統推進強基建設為工作思路,為期3年的“強基工程”自2022年起開始實施,3年來,全省法院多舉措發力,破解了一系列制約基層發展的難題,基層法院審判質效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不斷增強。
在“強基工程”實施過程中,省法院堅持謀定后動,先后出臺強基工作意見、人民法庭建設兩個辦法和基層聯系點制度,明確9個方面44項任務,搭建起強基工程的“四梁八柱”。
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全省法院堅持以提升初始案件質效為中心,實施“精細化、一體化、閉環”管理,同時強化審級監督,堅持能改判不發回,對疑難復雜、新類型等案件提級管轄。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推動院庭長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分級分層開展閱核。深化民事訴訟繁簡分流,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2024年,全省法院經閱核案件上訴率低于全省平均上訴率0.73個百分點。一審民商事案件平均縮短至73.56天。數據顯示,基層法院審判質效連續13個季度同比持續向好。
在加強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方面,全省法院落實院領導基層聯系點制度,省法院帶頭幫扶21個基層法院,各中院設立聯系點,做實了深度調研等“四項任務”和對口幫扶等“八項機制”,推動247項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目前,包括2家全國薄弱院在內的19家薄弱院成功脫薄。
我省共有297個人民法庭,為更好滿足群眾對“家門口法院”的期待,省法院調整優化人民法庭區域布局。目前人民法庭全部在基礎設施、法庭管理、訴訟服務、信息化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138個法庭在參與基層治理等方面成效突出成為示范,4個基層法院及33個基層內設機構集體獲得省級以上表彰。
來源:遼寧日報
審核丨黃艷輝
編輯丨秀 姿 王海濤
記者丨黃 巖
制作丨李 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