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蒲城法院黨睦法庭成功調解并執結一起物權保護糾紛案件。本案涉及工程勞務費用結算、物權權屬爭議及案外矛盾化解,體現了基層法院在復雜案件中“調執一體、多措并舉”的司法智慧。
原告公司在承包工程期間欠付被告37萬元勞務費,后經雙方協商達成還款協議,并將原告公司名下的一臺挖掘機交付給被告,之后原告公司未能按還款協議約定支付勞務費。期間被告使用該臺挖掘機,累計2000余小時。因雙方在還款協議中對該挖掘機交付的性質約定不明,原告公司認為雙方發生的法律關系實際為質押關系,被告私自使用其挖掘機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因此要求被告返還挖掘機并支付使用費及折舊費,被告則認為該協議系以物抵債協議,在原告公司未能足額履行勞務費的情況下該挖掘機已歸自己所有,故自己有權使用,并針對原告的訴請提起反訴,要求判令挖掘機歸自己所有,原告方按照約定支付下余勞務費并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金。
審理過程中,因雙方爭議較大,承辦法官多次調解未果,該案依原告公司申請進行鑒定程序,鑒定程序啟動后,承辦法官再次結合類似判例,分析訴訟風險與成本,多次協調,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同意放棄反訴請求,同意將挖掘機歸還原告,原告也自愿放棄其他訴訟請求。
調解書生效后,為了保障涉案挖掘機的順利交付,黨睦法庭工作人員同原、被告方一起前往挖掘機所在工地,但在交付過程中,現場工人以原告公司尚欠其工資至今未付為由對交付工作進行阻攔。對此,法庭工作人員迅速反應,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后,考慮到事件的特殊性,法庭工作人員耐心向工人解釋,本案與勞務費爭議屬不同法律關系,其可通過合法途徑維權;二是制定應急預案,一邊耐心做工人的思想工作,一邊迅速聯系院司法警察大隊,通過合力疏導,在確保現場秩序平穩的情況下,最終順利完成了挖掘機的交接。
本案的成功化解,是黨睦法庭深化“調執銜接+法警聯動”機制的經典案例,在審理過程中,找準矛盾焦點,綜合分析當事人的訴訟風險與訴訟負擔,在達成一致意見后,評估履行的可行性,避免“空頭調解”。同時,在應對突發風險時,能夠妥善處置案外矛盾,維護司法權威與執行效率。下一步,黨睦法庭將繼續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強化審執銜接,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達到社會效果與法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本報記者 李勇
責任編輯:任行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