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墨西哥的科學家合作,發現了兩種此前未被發現的鱷魚物種。其中一個種群棲息于科蘇梅爾島,另一個種群則生活在班科·欽喬羅環礁。這兩個地點都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海岸附近。
何塞·阿維拉·塞萬提斯抱著鱷魚。圖片來源:麥吉爾大學
漢斯·拉爾森教授強調,在墨西哥海岸加勒比海島嶼上發現的驚人現象凸顯了保護動物自然棲息地的迫切需要。
這些發現挑戰了人們對美洲鱷(Crocodylus acutus)的長期假設,人們曾認為美洲鱷是一個廣泛分布的物種。
“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比我們發現正在失去的東西的速度還要快,”首席研究員、生物學教授漢斯·拉爾森說道。“大多數鱷魚物種已經瀕臨滅絕,而快速的海岸線開發幾乎威脅著所有種群。我們的研究旨在揭示這些孤立島嶼上鱷魚的真正多樣性。”
研究小組對科蘇梅爾島和班科欽喬羅島的鱷魚種群進行了基因分析。將這些序列與加勒比海、中美洲和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鱷魚序列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它們之間存在高度的遺傳分化。基于這一證據,研究小組得出結論,這兩個島嶼上的鱷魚種群代表著不同的物種,而美洲鱷(Crocodylus acutus)的局部變異。這兩個新物種尚未命名。
“這些結果完全出乎意料,”拉爾森大學的前研究生、論文第一作者何塞·阿維拉-塞萬提斯說道。“我們假設美洲鱷(Crocodylus acutus)是一個單一物種,分布范圍從下加利福尼亞州到委內瑞拉,甚至遍布加勒比地區。我們的研究首次廣泛探索了這些動物的基因組和解剖學變異。”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新發現的物種生活在小型、孤立的種群中,每個種群的繁殖個體數量不足1000只。雖然這兩個種群看似穩定,但數量有限且棲息地受限,使它們處于脆弱狀態。
“只有了解哪些物種面臨最大風險,才能減緩生物多樣性的快速喪失,”拉爾森說。“既然我們認識到這些鱷魚是獨特的物種,保護它們的棲息地就至關重要。限制土地開發并在科蘇梅爾島和班科奇喬羅島實施謹慎的保護策略,將是確保它們生存的關鍵。”
這項研究得到了當地同事的協助,其中包括墨西哥El Colegio de la Frontera Sur學院的Pierre Charruau。團隊捕獲并釋放了鱷魚,收集了血液和鱗片樣本進行分析。基因測序由麥吉爾大學的José Avila-Cervantes在研究生期間完成,麥吉爾大學的研究生Hoai-Nam Bui還對頭骨形態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