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講堂
5月23日上午,應大連仲裁委員會/大連國際仲裁院(以下簡稱“我院”)、大連海事大學民商法學研究中心、大連海事大學宜商環境與企業合規研究中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一級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孫憲忠蒞臨第三屆大連仲裁周系列活動之大師講堂,在大連海事大學新圖書館報告廳講授“我國民法典中的民事權利體系研究”課程,近400名聽眾現場感受大師風采,線上直播吸引近2000人觀看。本次講座由我院仲裁員、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翟云嶺主持。
主持人:翟云嶺
致辭環節
我院專職副理事長夏翠萍在致辭中對出席嘉賓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同時回顧了我院作為東北地區仲裁機構體制機制改革的先行者,在專業化、國際化發展道路上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果。夏理事長著重介紹了大師講堂作為大連仲裁周的特色品牌活動之一,匯聚國際知名、國內頂尖的專家學者主講,兼具仲裁理論與實務前沿問題研究,融合中國特色與國際視野,注重經濟形勢與仲裁發展的辯證關系,以前沿點撥多維思考,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為仲裁法治建設與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
致辭嘉賓:夏翠萍
講座環節
講座環節,孫憲忠教授從民事權利規定的政治屬性、民法技術屬性及現實性這三方面敘述了研究民事權利問題的顯著意義。他指出,盡管民法典生效實施已數年,但關于民事權利體系的法思想深度與體系化協調研究仍存不足,亟須學界進一步探索,他強調,民法典專設“民事權利”一章具有重大意義,從政治層面看,該設計突顯我國民法典充分承認和保障人民權利的立法目的,以權利弘揚作為要點,總結了民事權利背后法思想原則在不同社會形態中的演變;從法技術角度,其構建了我國大民法體系的內在邏輯紐帶,既繼承了潘德克頓法學立法模式的精髓,又通過獨立成章實現了模式創新,孫教授重點講述了絕對權和相對權、支配權和請求權的區分,并強調這兩種區分對于民事司法分析和裁判具有核心意義。對于我國民法典中財產權和人身權的劃分、人格以及人格權的倫理意義、民法上的財產權與繼承權等特殊民事權利及行使等問題,孫教授在講座過程中,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將復雜的法學理論講解得通俗易懂,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主講嘉賓:孫憲忠
與談環節
與談環節,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國強、孫良國分別發表感想。兩位教授均表示孫憲忠教授此次關于民事權利體系的講座極具深度與啟發性,對民事權利政治性、法技術屬性的全面解讀,讓聽眾對民事權利有了更立體、更深入的理解,對實際教學和司法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與談嘉賓:李國強、孫良國
講座結束后,海大師生以及場內外法律職業人以熱情真摯的掌聲和溫馨的鮮花禮敬學者,滿滿的儀式感烘托出對孫憲忠教授法治思想傳播的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內容來源:宋然
美術編輯:劉瑞龍
責任編輯:胡曉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