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廣西河池市紀委監委通報了令人咋舌的30起黨員、公職人員涉嫌酒駕問題,其中竟有5名教師牽涉其中。這5名教師酒駕行為,不僅關乎個人安危與前程,更因其職業身份,對教育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規定,酒駕類型分為飲酒駕駛和醉酒駕駛。從通報來看,雖未提及具體酒精含量,但這5名教師皆因“涉嫌酒后駕駛機動車被公安機關查獲”。
若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屬于飲酒駕駛;若達到或超過 80mg/100mL,則屬于醉酒駕駛。像河池市金城江區六甲鎮中心小學副校長在2025年3月5日22:03被查獲,以及韋重人在2025年3月7日09:17因涉嫌酒后駕駛機動車被查獲等,不管最終屬于哪種類型,都已觸犯法律紅線。
酒駕危害極大,首當其沖是對駕駛者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嚴重威脅。酒精會麻痹人體機能,導致視野縮窄,正常狀態下外圍視界可達180度,酒精含量超0.08%時視野便會縮小,此時人已不具備駕駛能力。
反應變慢,比正常時慢一兩秒,在車速60km/h的情況下,一秒鐘汽車就開出16.7米,極易引發嚴重事故。觸覺遲鈍,手腳觸覺較平時降低,無法正??刂朴烷T、剎車及方向盤。判斷能力變弱,對聲、光刺激反應時間延長,難以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還容易疲勞,80%的人飲酒后會出現困倦、打瞌睡等癥狀,駕車時易因行駛不規則、空間視覺差等引發交通事故。
教師酒駕的社會影響更為惡劣。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重任,是學生道德行為的楷模。一旦出現酒駕行為,嚴重違背其職業形象。
學生往往會將教師視為榜樣,教師酒駕可能誤導學生對法律和道德規范的認知,讓學生覺得這種危險且違法的行為可以被忽視,從而對學生價值觀形成產生負面影響。
公眾對教師群體的信任度也會降低,破壞教育行業的整體聲譽,使家長和社會對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和道德水準產生質疑。
在法律層面,教師酒駕處理與普通公民酒駕處理遵循相同的法律框架,但因職業身份,還會面臨來自教育系統內部的處分。
若屬于飲酒駕駛機動車,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記12分,駕照暫扣6個月;若飲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處5000元罰款,15日拘留,吊銷駕照,并5年內禁駕。
若達到醉酒駕駛標準,醉酒后駕駛機動車,處吊銷駕照,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5年內禁駕;醉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處吊銷駕照,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禁駕,且終身不得駕駛營運車輛。
而教師因酒駕除面臨上述法律處罰外,學校可能依據內部規定對其進行降職、解聘等處分,若構成醉駕,教師資格證會被吊銷,醉駕記錄進入個人檔案,對其未來職業發展,如晉升、評優等產生極大負面影響。若酒駕導致交通事故等嚴重后果,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治酒駕,需多管齊下。法律層面,要持續加大對酒駕行為的懲處力度,不僅是經濟罰款和吊銷駕照,對于屢教不改者,應加重刑事處罰,提高違法成本。
執法部門要加強執法力度,增加酒駕檢查的頻次和范圍,采用定點檢查與流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在餐飲娛樂場所集中區域、主要交通干道等重點地段設卡檢查,讓酒駕者無處遁形。
教育層面,學校等教育機構應加強對教師的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定期組織交通安全法規培訓,通過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讓教師深刻認識酒駕危害。
社會層面,要營造拒絕酒駕的良好氛圍,利用媒體、公益廣告等多種渠道宣傳酒駕危害,鼓勵公眾參與監督,設立舉報獎勵機制,讓酒駕行為在全社會的監督下無所遁形。
河池市這 5 名教師酒駕事件為整個教育行業敲響警鐘。酒駕行為危害巨大,教師作為特殊職業群體,更應以身作則,嚴格遵守交通法規。
根治酒駕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通過完善法律、加強執法、強化教育和營造氛圍等多方面措施,降低酒駕發生率,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