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臨沂市沂南縣雙堠鎮初級中學教師 彭玉娟
再次重溫《好老師讀心術》,書中的內容猶如一場啟迪心靈的智慧之旅,為我在教育領域的探索點亮了一盞明燈。這段閱讀經歷,讓我對學生心理有了更為深刻的洞察,也收獲了許多實用且具啟發性的教育方法。
此次重溫的部分聚焦于學生的人際心理與自我心理。在人際心理方面,一個個生動案例展現出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困擾: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小團體的孤立排擠、與老師和家長溝通的重重障礙。這些情節,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學生時代的經歷,那時的我,也在人際交往中摸爬滾打,有過歡笑,也有過淚水與迷茫。如今身為教育者,看到學生們在同樣的人際迷宮中徘徊,更覺責任重大。
其中一個關于同桌間矛盾的案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兩名原本親密無間的同桌,因一次小誤會產生隔閡,互不理睬,學習狀態也一落千丈。在馬志國老師的分析與指導下,我認識到,學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往往缺乏經驗與技巧,容易受情緒左右。作為老師,不能僅僅簡單地充當和事佬,更要引導他們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掌握有效的溝通方法。就像書中所說,“溝通是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而理解則是鑰匙上的齒痕”,只有教會學生如何正確溝通與理解,才能幫助他們化解矛盾,重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自我心理部分的內容同樣發人深省。這部分探討了學生的自卑、自負、自我認同危機等問題。在這個階段,學生們正處于自我認知的關鍵時期,對自己的評價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可能因為一次考試失利而陷入自我懷疑,變得自卑怯懦;而有些學生則可能因為過度自負,聽不進他人的建議,從而在成長的道路上摔跟頭。
我不禁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真正關注到了每一個學生的自我心理狀態。書中提到,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這讓我想起班上的一位同學,他性格內向,課堂上從不主動發言,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此后,我開始留意他的優點,在一次作業批改中,我發現他的解題思路獨特,便在課堂上大力表揚了他。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自信。從那以后,他逐漸變得開朗起來,學習也更有勁頭了。
從這部分內容中,我深刻認識到,教育絕非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呵護與滋養。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幫助他們解決人際交往和自我認知中的困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學生。
閱讀《好老師讀心術》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智慧的長者對話,他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為我揭示了學生心理的奧秘,也為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在未來的教育生涯中,我將帶著這份對學生心理的理解與尊重,用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用愛去化解他們的煩惱,努力成為一名真正懂學生心的好老師,陪伴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