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合理體重對健康身心至關重要,
而健康體重離不開吃和動。
如何做到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01
如何判斷吃動平衡和健康體重
體重的改變是衡量一段時間內能量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最為便捷實用的評判標準,同時也是判斷飲食攝入與運動消耗是否均衡的依據。
當前,普遍用于評估健康體重的指標是體質指數(BMI),其計算方式為體重(以千克為單位)除以身高(以米為單位)的平方。
在我國,健康成年人(年齡范圍在 18 至 64 歲之間)的 BMI 理想區(qū)間應為 18.5 至 23.9 千克/平方米,而65 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合適體重對應的 BMI 范圍(20 至 26.9 千克/平方米)則應適當放寬。
建議在家中備上一臺體重秤,時常測量一下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體重。留意體重的波動情況,以便及時調節(jié)飲食與運動的平衡。
02
每天應吃多少
通常情況下,一個人每日攝入食物的量是依據其能量需求來估算確定的。所以,每天吃多少食物,是以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否滿足一整天的能量需求作為衡量準則的。
不同性別、年齡層次以及身體活動強度各異的人群,其每日所需的能量數量存在差別。總體而言,男性、年齡較小、日常活動量較大的人群,他們的能量需求會相對更高。
03
如何做到食不過量
一日三餐要規(guī)律安排食量和用餐時間,防止過度饑餓進而引發(fā)暴飲暴食;
進食時應當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速度太快而不經意間攝入過多食物;
大力倡導分餐用餐模式,依據自身需求精準定量配餐、合理分餐;
每餐進食量適當減少一點;
要學會查看食物的營養(yǎng)標簽,知曉食物所含的能量數值,盡量降低高脂肪、高糖分以及高能量加工食品的攝取量;
盡量減少去外面餐館就餐的頻率,在外就餐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增加食物的攝入,造成進食過量。
04
身體活動量多少為宜
一般來說,身體活動所消耗的能量應占人體總能量消耗的 15%及以上。
建議成年人每日主動開展相當于 6000 步的身體活動量,每周至少有 5 天進行中等強度的身體鍛煉。同時,鼓勵大家適當開展高強度有氧運動以及抗阻訓練,減少長時間靜坐,每小時起身活動一下。
這里所說的6000 步活動量,等同于進行 40 分鐘的快走、騎自行車、打乒乓球、跳舞;或者 30 分鐘的打網球、打籃球、打羽毛球;又或者是 25 分鐘的慢跑、游泳。
建議大家把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當中。
資料 |健康上海12320
編輯 |李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