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冬天,一段拍攝于滕州的短火遍全網(wǎng),只因為一個穿著破舊、滿臉絡腮胡、背著破背包的流浪漢,面對鏡頭侃侃而談,而他的身份更是驚掉萬千網(wǎng)友的下巴。
他是誰?是汝南縣1997屆高考狀元,以839分的成績考入人大,畢業(yè)后賺下百萬的常學福。網(wǎng)友們震驚了:狀元、人大、百萬年薪,這樣的人,為什么要放棄一切,漂泊街頭?
他是看破紅塵,還是失敗自棄?后來,這個消失多年的男人終于接受采訪,親口回應外界的疑問:這么多年過去,他后悔了嗎?這是個人的故事,也是社會的鏡子。
百萬年薪不要了,高考狀元“打碎牌局”的第一步
時間回到1997年夏天。河南駐馬店市汝南縣的常學福參加了當年的高考,成績放榜那天,并最終以最839分成為當年縣里高考狀元,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學系。
他出生在普通農(nóng)村家庭,從小聰明好學,是同學和老師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1997年,全國大學生依然是“天之驕子”,人大畢業(yè),更是手握金字招牌。
2000年,常學福畢業(yè),進入職場。他先在山東威海做過金融相關工作,后來跳到北京,再南下到上海創(chuàng)業(yè)。
據(jù)報道,他在上海成立了一家與信息有關的公司,主營計算機軟件、硬件開發(fā)與技術服務。他不僅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還是另外兩家貿(mào)易相關企業(yè)的股東與法人。
家人眼中的他,這幾年風光無限。哥哥常山回憶:“他當年在上海賺了60多萬,在我們那就是百萬富翁?!?/strong>
姑姑常鈴則說:“那幾年他回來,總是胡子很長,一身大衣,看著像成功商人?!彼勆?、跑項目、簽合同,還成了家,育有一女。
然而,到了2010年,局面突然變化。那一年,他關閉上海公司,回到汝南縣城,租下東郊的一間小店鋪,開水果店。
他在店鋪旁搭個棚屋,獨居。哥哥多次勸說:“你讀了那么多年書、拼了那么多年,干嘛要跑回老家開小店?”
弟弟只留下一句話:“我們想法不同,留在一起,我們誰都容納不了誰?!?/strong>家人一頭霧水。誰都沒想到,更大的轉折還在后面。
2013年,常學福突然扔掉手機、銀行卡,斷絕與家人、朋友、社會的聯(lián)系。他離開家鄉(xiāng),帶著一個背包,開啟了一段完全拋棄金錢、身份、社會框架的流浪人生。
他說:“我要換一種人生體驗?!彼穆?,從此和過去徹底分開。
翻山越嶺,穿越沙漠,他說這不是流浪,是修行
從2013年起,常學福徒步走遍中國大半版圖。他先從上海出發(fā),經(jīng)江蘇南通、啟東,回到河南汝南,再坐火車去西安、延安、內蒙古呼和浩特、錫林郭勒盟。
他翻過賀蘭山,穿過騰格里沙漠,到過甘肅民勤、金沙,再南下駐馬店。他沿淮河走過河南、陜西,進入湖北、四川、云南、新疆。
到2022年,除東北三省外,他幾乎走遍全國大部分省份。前半生,他一直循規(guī)蹈矩地生活,如今,則是由著自己所想用雙腳丈量中國。
離家之時攜帶的2萬塊錢很快就在旅途中花費殆盡,吃住、出行都離不開錢,特別是食物是生存的基本需求,那么,剩余的幾年間他是如何過的?
他的生存方式極端簡單,不坐車、完全依賴徒步,有時會有好心人給他掃輛共享單車,這時他便騎行。
他也住過救助站,但嫌麻煩,又出來睡街頭。他睡過橋洞、長椅、公園亭子,吃過快成熟的麥子、田里的野菜、山里的野果,有時有人請一頓飯。
他說:“我不奢求什么,只要健康、平安、自由?!?/strong>
家人多次試圖聯(lián)系他。哥哥常山說:“弟弟曾回來過幾次,但每次都只是短暫停留,從不說要久留,走之前也不打招呼?!?/p>
姑姑常鈴回憶:“當年那么優(yōu)秀的孩子,現(xiàn)在在外流浪,我們看著心疼,但攔不住他?!卑嘀魅蝿t感嘆:“他有主見,從小就是這樣,外人勸不了?!?/p>
這一生活狀態(tài)持續(xù)多年,直到2021年底,他在山東步行街被路人用手機拍下,上傳到網(wǎng)絡,引起巨大轟動。
人們震驚于這個從頂尖名校畢業(yè)、曾賺百萬的人,居然選擇用最原始的方式過日子。他是瘋了,還是看透了世界?
不后悔,他說成功不是用錢衡量
一年之后,常學福首次在直播中回應公眾。他借用表姑張女士的短賬號,用手機面對全國觀眾,第一次開口回應流浪話題。
他一開場就說:“大家認得出我,是因為這張臉、這副絡腮胡?!彼吻澹骸拔也皇橇骼?,是徒步旅行。”他
解釋說:“別人說我失敗,我不介意。我自己不覺得失敗。我沒有疾病、沒有災難、沒有死亡,平安、健康、自由,就夠了?!?/p>
面對“后悔嗎”的提問,他直接回答:“不。”他說:“我不是厭世,也不是憤青。我只是換了一個角度去體驗人生。”
在直播中,他坦言,自己已經(jīng)不再用微信、微博,但依然通過報紙、路人了解社會新聞。他甚至計劃用直播記錄自己的旅行,讓網(wǎng)友跟隨他的視角看世界。
他說:“成功,不能只用金錢衡量?!痹谒壑?,成功是找到一種讓自己舒服、自由的生活方式。
因為常學福等名校畢業(yè)生過的失意的案例,社會上引發(fā)了對于學歷和讀書的討論,但其實個案不能推導出“讀書無用論”結論。
讀書的意義,在于讓人有能力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綁死在人們認定的成功模板上。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怎樣生活,只要守法、合德,就應得到尊重。
故事的最后,沒有戲劇性的逆轉。常學福依然在路上。他走過大漠、草原、江南水鄉(xiāng),也走進了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的注視。
他的選擇,或許永遠只有他自己能評判。別人看他放棄的是百萬年薪、是精英身份,而他自己看重的,是能自由行走、自由呼吸的人生。故事未完,路還在延續(xù)。
參考資料:
昔日高考狀元如今流浪街頭,曾在上海創(chuàng)業(yè)賺了不少錢,畢業(yè)于人大.每日經(jīng)濟新聞.2021-12-22
人大畢業(yè)卻流浪街頭,消失1年后再度露面,首次接受采訪回應質疑.大河報.2022-11-25
名校生“流浪”:別拿“讀書無用論”以偏概全.中國青年報.2021-12-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