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人們對鄉村的樸素期待。
渤海岸邊,煙臺龍口的一座小鎮正用一幅靈動秀美的鄉村畫卷,讓這種期待變成現實。
走進龍口市七甲鎮前遲家村露營地,遠處,青山含黛;眼前,碧水瀲滟;岸邊,游客自在休閑,好一幅美好詩意的田園畫面。
這,正是七甲鎮乘著“建設國家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的東風,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性改革所帶來的變化。
近兩年,七甲鎮按照“全域統籌、一體發展”的總體思路,充分挖掘域內資源、生態、文化稟賦,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富民產業、基層治理、人才培育、數字鄉村等四大領域先行先試,撬動各級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10億多元,建設農光旅一體化、數字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年可帶動群眾增收超5000萬元,蹚出了一條山區鄉鎮鄉村振興之路。
“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農村綜合性改革的題中之義。七甲鎮積極探索聯農帶農富農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位于七甲鎮福源新村的綠野金波千畝高效油菜產業種植基地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賞打卡。
走進這片油菜花田,仿佛步入了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微風吹過,油菜花隨風搖曳,如同大海中泛起層層波浪。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讓人心曠神怡。孩子們在花叢中追逐嬉戲,老人們則坐在一旁悠閑地曬太陽,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少游客漫步于田間小道上,或駐足拍照留念,或與家人朋友嬉笑玩鬧,盡情享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美好。
“這么大的油菜花田在龍口乃至煙臺都是獨一份的,每到周末會有三四千人前來游玩。”七甲鎮人大主席曲顯禹說。
鄉村變景區,這是七甲鎮聚焦鄉村文旅新業態,創新實施休閑“農業游”的有益嘗試。福澤新村盤活大量閑置土地,以“鳳凰騰飛”為造型,因地制宜種植多彩蔬菜、油菜、花卉等作物,很好地帶動了周邊的作物采摘、田園觀光等休閑農業發展。此外,七甲鎮還規劃打造了環湖“生態游”,對前遲家村1.2萬平方米的場地進行梳理、設計,打造了星空露營地、蜜悅咖啡屋、太空艙等休閑娛樂服務設施,吸引周邊游客前來露營度假。廣泛拓展紅色“文化游”,深入挖掘“雙百英雄”任常倫事跡等紅色資源,規劃實施了紅色研學基地、紅色食堂等旅游節點,擦亮“紅色七甲”品牌。
據統計,七甲鎮這兩年新布局的文旅項目每年可吸引游客100萬人次以上,創造旅游收入2000萬元以上。
英雄故里常倫莊村北側的山耩地上,在一片片綠色山林包圍中,18800多塊光伏板覆蓋在山體上,蔚為壯觀。“整個項目盤活了荒山耩地4000多畝,實現農民土地租金溢價500元以上,每年可發電1.2億度,采用‘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土地利用模式,板下種植草藥、藥用玫瑰、天花粉等,極大地提升了農民收入。”七甲鎮黨委副書記、組織委員王甜婧介紹說。
這就是去年7月份正式并網發電的華電農光旅一體化項目。這兩年,七甲鎮立足轄區各村居資源稟賦優勢,差異化發展特色產業。除農光旅一體化項目外,還引進了聯通、煙臺中由公司實施數字農業產業園項目,與200余戶村民簽訂租地協議,平整400余畝荒地,實行基質藍莓、山農酥梨等特色農業標準化種植,每年可提供3萬人次季節性勞務就業。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進試點改革的過程中,七甲鎮更加注重提升民生福祉,修建道路、美化環境、改造提升基礎設施等,不斷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投資1.35億元,新建全長17公里的環湖路、產業路、拓寬路。投資約1億元,推進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居住環境美化、群眾服務場所的功能化建設,對衛生院、敬老院、中心幼兒園等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提升和智慧化改造。新建改建農村道路40余公里,硬化山路2.9萬平方米,修建污水處理廠1處,清潔取暖改造3000余戶,新建公園9處,實現村莊安全飲用水全覆蓋。
試點,往往意味著先行先試、大膽求索,敢于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人才是重中之重。在人才培育上,七甲鎮聚焦頭雁領航,加速建設人才集聚新高地。投資1400萬元,在前遲家村建設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中心,集黨群服務中心、人才賦能中心等功能于一體,承載人才教育、創新創業等功能。還對福澤、福源新村2處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內設人才實訓基地、共富工坊、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等功能室,廣泛開展以推動勞動力轉移為重點的就業技能培訓、以種養殖農民為對象的鄉土人才專業技能培訓、以高素質農民為對象的職稱評定試點工作等各層次全類別培養工作,努力培育一批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農民致富的產業型能人。
農村改革,治理是關鍵。在數字化大趨勢下,七甲鎮也積極推進數智賦能,打造鄉村智治“智慧”模式。建設了智慧鄉村運營中心、為農服務中心、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中心等3處集數字鄉村治理、社會矛盾調處、人才實訓、創業孵化、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陣地,未來,將不斷拓展“智慧政務”“智慧服務”等多種農業農村大數據辨識度強的應用場景和數字空間,全面迭代提升村居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
如今,走進前遲家村、常倫莊村等七甲鎮各村,遠山如黛,近水如煙,一幢幢村屋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四方游客相聚在一起,呈現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全景圖。(記者 劉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