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第四屆“白鷺杯”中小學生/國際學生中國傳統故事英文誦讀活動在上海市靜安區大寧國際小學西校舉行。
據悉,和往屆活動不同的是,參賽選手除了來自上海、安徽區域,還吸引了山西的選手報名。活動從3月17日開始報名,5月25日評選結束,歷時2個多月,共收到提交的有效視頻作品近600份。經過嚴格的初選和復選,選拔出147名優秀選手,其中51人獲得優勝獎,96人入圍了5月25日當天的現場展示,進行一二三等獎的角逐。
參賽選手在現場展示中。
早上八點,選手們準時來到現場簽到抽簽。雖然選手們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級,但是他們誦讀的主題都是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國演義、皮影戲、武則天……這些和中國經典名著、非遺技能、傳統文化相關的主題,在選手們的誦讀中得到傳承。
參賽選手在現場展示中。
在活動現場,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這些選手已經是連續好幾次參加比賽了,有的從小低組進入到小高組,有的從小高組進入到初中組。一路走來,選手們收獲的不僅是獎杯,更收獲了成長。來自上海市寶山區世外學校的尹悅琳,今年5年級的她已經是第四次參加這個活動。“我這一次誦讀的是《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選段,我特別喜愛其中的諸葛亮角色。第一次參賽時,在線上進行,雖然隔著屏幕,但是面對評委,我還是很緊張的。經歷過一次次比賽之后,我現在已經能比較從容地面對臺下眾多評委和觀眾。”她告訴記者,從三年級線上參賽因緊張未入圍,到四年級現場賽從容獲獎,不僅有舞臺經驗提升,同時也很享受與其他選手的交流學習。
小高組參賽選手尹悅琳(中)和她的父母。
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四年級的徐翊宸,一身中式服裝站在舞臺上,向大家栩栩如生地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他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參賽時只有一年級,那些文章中的生詞對他來說是一種不小的考驗。“備賽的過程,不僅是背稿,還從中積累英語單詞與文化知識,比如非遺的來源、制作過程等。”
小高組參賽選手徐翊宸和他的媽媽一起。
這一誦讀活動不僅吸引了中國學生參與,也吸引了不少外籍的國際學生參與。據悉,有近30名外籍學生參加了今年的活動,他們分別來自美國、瑞典、韓國、日本等國家。來自瑞典的楊和軒就讀于上海甘泉外國語中學,今年第一次參加比賽,她告訴記者:“希望通過參加這次活動能夠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接觸多元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來自日本的中山雅之十分喜歡中國文化,“希望用英語向世界上更多人介紹中國文化。”而來自韓國的LEE JUYEON表示,自己很喜歡中國歷史,希望通過參加這次活動了解更多的中國歷史。
參加初中組比賽的國際學生。
比賽現場,選手們朗讀流利、語音準確、情感飽滿,服化道更是一年比一年專業。評委們坦言,評選工作是“痛并快樂”——“痛”,是因為競爭激烈,差距不大,哪個選手都不舍得扣分;“快樂”是因為被選手的故事打動,被他們的情緒所帶動。
參加初中組比賽的賀弋軒,來自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
據悉,這一活動由上海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上海炎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外語教學研究中心、上海市靜安區大寧國際小學西校、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合作交流中心承辦。
主辦方上海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李維平秘書長表示,自2022年舉辦以來,“白鷺杯”作為一個公益活動,以英語為橋、以文化為舟,千余名青少年用聲音賦予文字跨越國界的力量,用真摯的情感和流利的語言,向世界傳播中國故事。期待未來繼續搭建更多語言與文化的對話平臺,助力青少年成長為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新時代使者。
原標題:《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言!第四屆“白鷺杯”中小學生中國傳統故事英文誦讀活動舉行》
欄目主編:徐瑞哲
來源:作者:李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