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喻言 馬嘉豪
“嘭”“嘭”“嘭”短暫的三聲爆炸聲后,80余米高的大樓轟然倒下,掀起巨大煙塵……
5月25日下午4點,重慶站標志性建筑華鐵賓館被爆破拆除,這標志著重慶站這座有70余年歷史的老火車站正式謝幕,一代人的鐵路記憶也落下帷幕。
華鐵賓館爆破拆除。喻言 攝
重慶站也就是重慶人口中的“菜園壩火車站”,位于重慶母城渝中,緊靠鵝嶺山脈,南鄰長江,東倚菜園壩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條自主設計建設的鐵路——成渝鐵路的始發(fā)終到站。
作為重慶主城區(qū)歷史最悠久的火車站,這里是無數人夢開始的地方,見證了太多太多人外出求學、務工、返鄉(xiāng)的歷程。
退休鐵路人眼中的重慶站:
在此工作30多年,有很多記憶和不舍
重慶站站臺。資料圖
“我曾經就是在這里工作了幾十年的老鐵路人?!比A鐵賓館爆破前夕,曾經是菜園壩火車站的職工聞先生來到站前,深情地凝望著這棟即將拆除的大樓。
聞先生17歲時就進入了鐵路系統(tǒng),負責鐵路上的衛(wèi)生防疫工作。“那是1971年,最開始我是在重慶南站,幾年后調到了菜園壩火車站,然后一直在這里工作到退休,我的一生都在鐵路上?!?/p>
聞先生告訴封面新聞,他剛到重慶站工作時,菜園壩火車站的規(guī)模并沒有現在看到的這么大,僅有簡易的候車室、站臺和雨棚。
1993年2月,春運期間的重慶站人山人海。圖源重慶日報
在他的印象中,菜園壩火車站經歷了三次改建。如今大家熟知的菜園壩火車站,是1992年擴建改造后的模樣。那一年,新建的候車樓、售票房等投用,華鐵賓館所在的大樓也是這一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最開始這棟樓不叫華鐵賓館,叫金珊瑚,這也是菜園壩最高的一棟樓,但是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名字了。”聞先生多次向記者強調這棟樓的本名,隨著鐵路系統(tǒng)的改制,這棟大樓出租給了四川一位商人,成為如今眾人熟知的華鐵賓館。
聞先生一家三代都是鐵路人,他的父親從老成渝鐵路開通的時候就在鐵路上工作,他的兒子現在也是鐵路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全家人親眼見證了重慶鐵路的發(fā)展”。
曾經的重慶站。資料圖
“大部分鐵路職工都是鐵路沿線的人,我們出差、回家等等都是坐火車?!?022年重慶站停止辦理客運業(yè)務前,聞先生帶著孫子最后乘坐了一次重慶站發(fā)出的列車,“從重慶到永川,再從永川折返回重慶,一路上都是回憶,感受很深?!甭勏壬f。
如今,在重慶站僅剩的建筑群里,他依舊還能準確找到自己曾經的辦公樓,“現在就剩我們衛(wèi)生防疫和疾病預防兩個單位的辦公樓了,以后都看不到了?!甭勏壬f,自己在重慶站待了30多年,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他都記得,這里有他太多的回憶和舍不得。
“當時的車站建設滿足不了人們的出行需求,運力不足,所以很多趕火車的旅客買票困難、上車困難。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重慶有了新的火車站、高鐵站,現在重慶站也拆了要新修,這是社會前進、鐵路前進的表現,我們很欣慰也很期待?!甭勏壬f。
20世紀80年代的重慶站。資料圖
普通市民眼中的重慶站:
這里人山人海,是重慶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1989年,我從四川坐火車到重慶,然后再從重慶坐火車去了東莞,賺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蓖跸壬遣藞@壩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小商販,這里也是他人生啟航和輝煌的地方。
1990年左右,王先生帶著從東莞賺到的第一筆錢回到重慶,開始了自己“三角粑之冠”的征途。
重慶站候車廳一隅。喻言 攝
“那時候菜園壩火車站人山人海,人擠人。尤其是春運期間,五六天都可能買不到火車票,火車站外面的壩子上全是排隊買票的人?!蓖跸壬f,那時,自己做的重慶特色小吃——三角粑是往來旅客和鐵路工作人員爭相購買的便捷食品之一。
“一塊錢三個,一斤米可以做13個,一早上他可以賣掉70多斤大米,自己的賣完了就幫其他人賣,那時候一天能掙三四百塊錢?!蓖跸壬f,自己在菜園壩火車站賣了30多年三角粑,也親眼見證了這里從繁華到衰落。如今,菜園壩火車站徹底謝幕,他的“三角粑之冠”征途也走到了尾聲,“一起退休了”。
“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從菜園壩火車站坐火車去云南下鄉(xiāng),沒有直達車,只能從重慶到貴陽,然后從貴陽轉車去昆明,再轉車到開元、河口,全程要三四天時間。”林先生是一個“老重慶”,他對菜園壩火車站最初和最深的記憶就是坐著火車去云南下鄉(xiāng),每年要來回兩三趟。
被圍擋隔離起來的重慶站。喻言 攝
“從18歲到24、25歲,這個火車站見證了我人生中的諸多重要節(jié)點,如求學、戀愛、工作等?!?0出頭的李先生回憶起在菜園壩火車站乘車時的場景,記憶猶新,“當時坐火車一票難求,經常會在車站過夜、排隊買票。車站里還有很多小賣部、錄像廳,大家也會選擇到錄像廳看錄像過夜?!?/p>
在華鐵賓館爆破當日,李先生又帶著妻子和父母再次來到了菜園壩,見證這個意義非凡的車站落幕?!昂苓z憾看到它謝幕,但也很期待看到新的‘菜園壩火車站’在這里拔地而起。在新的高鐵站修建好后,我一定會再來這里乘坐高鐵。”
重慶站售票處。喻言 攝
“它(菜園壩火車站)是1952年(建成)的,我是1953年的,都是70多歲了。”市民曾先生特意從南岸區(qū)騎了近一個小時的自行車到菜園壩大橋上,就為了來看同齡“老伙計”最后一面。在爆破現場,他也和這個即將新生的“老伙計”約定:等到80多歲、90歲的時候,會再來乘坐高鐵。
老山城記憶謝幕
“涅槃重生”成為新的城市名片
重慶站內遺留的“客運段”字樣。喻言 攝
菜園壩火車站承載著山城70余年發(fā)展的記憶,也是幾代重慶人和無數旅客的共同記憶。
自1952年新中國首條鐵路成渝鐵路通車,菜園壩火車站也隨之啟用。
1975年,菜園壩火車站開啟首次改造,候車室被改建為鋼結構,并擴建至1206平方米。
1983年,菜園壩火車站第二次改造,進行站房設計改造。
1992年,菜園壩火車站第三次擴建改造,新建的候車樓、售票房等正式啟用。華鐵賓館也是在這一年建成并投用。
2006年,位于龍頭寺的重慶北站建成使用,原經由菜園壩火車站的成遂渝鐵路客運列車逐步轉移至北站,菜園壩火車站逐漸退出核心客運樞紐行列。
2022年6月19日,在發(fā)送完重慶至哈爾濱西的K1064次列車后,菜園壩火車站停止辦理客運業(yè)務,再無后續(xù)列車運行。
拆除中的重慶站。喻言 攝
如今,隨著華鐵賓館大樓爆破拆除,菜園壩火車站也正式謝幕。
根據規(guī)劃,未來,重慶站將變身為“山、水、站、城”四維融合的立體樞紐。其中,站場規(guī)模將由3臺7線擴至7臺14線,引入成渝高鐵、渝廈高鐵及成渝鐵路,預測乘客年發(fā)送量達2360萬人次。
與此同時,重慶站周圍還將規(guī)劃5條軌道線路。屆時,重慶站站房可與在建的軌道交通18、27號線以及規(guī)劃的26號線實現快速換乘;通過自動步道、電扶梯,實現與軌道1、3號線的換乘,60%以上的乘客可通過規(guī)劃的軌道交通進出重慶站。
重慶站立體樞紐效果圖。(圖源網絡)
此外,渝中區(qū)還將同步建設與重慶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的站北路,以及推動菜園壩立交和兜子背立交改造,切實保障重慶站綜合交通樞紐的對外聯(lián)系交通功能。
未來的菜園壩片區(qū)將融合交通樞紐、商業(yè)、居住、休閑旅游等多種功能,形成一個綜合性城市區(qū)域;菜園壩片區(qū)的傳統(tǒng)市場和公交站等設施也將隨之升級,引入新產業(yè)和人口。這里也將成為重慶新的城市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