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養殖羅氏沼蝦,成為一種新風向!主要是因為養殖羅氏沼蝦的經濟效益明顯,且相較于其他蝦類具有多方面的優勢。
以下從經濟效益和品種優勢多方面綜合分析:
一、經濟效益分析:
1、養殖利潤高:
羅氏沼蝦單斤養殖成本約20元,市場售價因規格和季節波動在40-70元/斤,利潤可達20元/斤。例如,東興鎮松柏村示范基地30畝蝦塘年收入80萬元,帶動就業26人。
新品種如“中盟羅氏沼蝦蝦苗”畝產可達500公斤以上,采用鍋爐加冬棚養殖時,畝效益超1萬元。泰州對比實驗顯示,該品種每畝利潤較未選育蝦苗高4000元。
稻蝦共生模式下,嘉興秀洲區每畝利潤約4000元,較傳統小龍蝦模式翻倍。
2、成本控制優勢:
生態養殖模式(如“漁草共生”)大幅降低尾水治理成本。傳統尾水處理畝均投入4000-20000元,而“茜草共生”模式綜合成本僅300元/畝,且無需后期維護。
通過種植茜草或輪作水稻,可減少飼料和漁藥成本。例如,肇慶蝦塘通過茜草凈化水質并作為飼料,降低養殖成本10%-20%。
3、市場需求與附加值高:
羅氏沼蝦加工后附加值顯著提升。肇慶羅氏沼蝦塘頭價25-40元/斤,加工成預制菜后售價70-100元/斤,研學游服務增值至每人165-185元。
消費端需求激增,2023年全國羅氏蝦產量19.6萬噸,同比增10.42%,江蘇省產量占全國1/3,揚泰地區為養殖核心。
二、對比其他蝦類的優勢:
1、生長性能突出:
生長周期短:羅氏沼蝦養殖120天即可達商品規格,而其他蝦類(如對蝦)需更長時間。例如,“中盟羅氏沼蝦蝦苗”生長周期僅105天,相同時間下個體更大。
個體大、產量高:成年“中盟羅氏沼蝦蝦苗”平均重2-3兩,最大可達半斤,畝產第一網達300斤,遠超其他品種的200斤。
2、抗病力與適應性:
抗病能力強:羅氏沼蝦天然抗紅體病等病毒,病害少,養殖風險低。肇慶通過“茜草+冬棚”技術將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遠高于其他地區70%-80%。
生態適應性廣:可采用稻蝦共生、冬棚反季節養殖等模式。冬棚技術使肇慶一年四季出蝦,錯峰上市價格更高(如冬棚蝦50元/斤)。比如:選育品種如“中盟羅氏沼蝦蝦苗”通過技術改良,抗逆性和成活率顯著提高,病害發生率低。
3、市場競爭力與價格優勢:
品質優勢:肇慶羅氏蝦因生態養殖(如茜草凈化水質)體色青黑、肉質Q彈,單價高出市場價5元/斤。
對比小龍蝦:小龍蝦市場價格波動大,而羅氏蝦利潤更穩定。嘉興案例顯示,羅氏蝦畝利潤比小龍蝦翻倍。
4、產業鏈延伸潛力:
羅氏蝦可深加工為預制菜、蝦干等高附加值產品,并帶動文旅產業(如研學游)。肇慶已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覆蓋種苗、養殖、加工、銷售全鏈條。
5、羅氏沼蝦是體型最大的淡水蝦之一,因此,可以適合在淡水環境中生長,因此特別適當在沒有海水環境中養殖。
6、食性廣、易飼養:雜食性特點使其適應性強,幼體階段以鹵蟲為主,成蝦可攝食配合飼料、植物碎片等,降低養殖成本。
三、技術支撐與養殖模式:
1、數智化管理:廣東高要區通過5G智能監控、水質監測等技術實現精準養殖,降低損耗并提高成功率,戶均年收入超20萬元。
2、茜草養蝦:珠海蓮洲鎮推廣的茜草模式通過凈化水質、減少病害,使羅氏沼蝦成活率提高,尾水達標排放。
3、稻蝦綜合種養:浙江的“兩蝦一稻”模式利用蝦糞肥田,減少化肥使用,實現一田雙收,畝均增收顯著。
4、混養模式:與脆肉羅非魚混養可節約飼料成本,提升空間利用率,畝產增值達60-100元/斤。
四、市場需求旺盛:
1、消費端需求激增:隨著健康飲食觀念普及和加工技術進步,羅氏沼蝦因肉質緊實、營養豐富,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加工產品如蝦仁、調味蝦等附加值高。
2、出口潛力大:廣東高要的羅氏沼蝦遠銷中東、中北美等地,出口創匯超7000萬美元,國際市場需求穩定。
五、對該蝦未來的展望:
羅氏沼蝦養殖經濟效益顯著,畝利潤可達4000-10000元,且通過生態養殖和品種改良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收益。相較于小龍蝦、青蝦等品種,其生長快、抗病強、市場附加值高的優勢突出。未來,隨著生態養殖技術推廣和新品種普及(如“中盟羅氏沼蝦蝦苗”),羅氏沼蝦產業有望成為鄉村振興和農業增效的核心支柱。
六、如何訂購中盟羅氏沼蝦蝦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