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做AI自媒體和用AI開發產品之外,我還有個少有人知的角色是做企業AI咨詢&培訓顧問。
除了之前在公眾號分享過的,去微軟、美團這類頭部科技企業,或者北大這類高校做AI分享/培訓之外,我還會給很多中小企業提供更具體的AI咨詢服務。
這不是個我主動選擇去做的事,而是在B站做了很多AI內容分享之后,自然而然會被一些對AI感到焦慮,或者有前瞻性,希望公司能更快擁抱AI的企業負責人看到。
他們通常屬于都意識到了AI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很重要的變化,但是怎么讓AI能在企業內實際落地,用起來,這中間困難重重。而如果不去做些什么的話,焦慮感會源源不斷地產生。
培訓類的服務是開放地去介紹現在有哪些AI工具可用,分別的特點和優勢是什么,如何用好他們。
咨詢類業務則有更具體和更落地的特點,一般是去解決一兩個具體的問題,讓企業在重復度高、且缺乏人力的工作流能被AI賦能與提效。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企業落地AI最困難的點有兩個:
一是怎么讓員工愿意嘗試和學習使用AI,畢竟學習是反人性的,而且一年多前要用最好的AI工具,可能還需要你去突破一些網絡屏障,甚至要員工自己花錢買會員上班,這就更不合理了;
二是企業通常會有一些公域之外的私有的知識,他們最強的訴求是企業內自有的知識可以和AI結合,讓企業員工能在企業私有知識沉淀的基礎上做出更好的東西。
比如我之前有合作一家教育機構自己積累沉淀了近千份的課程教案,他們想讓下屬機構的授課老師能根據這些資料提供更好的培訓課程。比如有精品巧克力認證培訓機構積累了行業內數百家企業資料和培訓素材,他們希望讓自己的會員能獲取到這些資料,讓員工能基于這些材料能寫出更好的公眾號文章。
上述這兩個問題當然也有一些方式解決,比如開發一套大模型+知識庫RAG的獨立工具或智能體,但是實際實施起來存在巨大的困難,會有前期的開發和理解成本,后期維護起來也是相當的困難。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當我看到飛書推出的「知識問答」產品時,我還真挺驚喜的。一句話總結的話,我覺得這是從Day 1就能為企業提供生產力的AI產品。
這款產品直接解決了我前面提到的企業落地AI的兩大難題。一是這個產品足夠易得,很工作場景、工作需求離得很近,我申請獲得了對話的權限之后,發現在左側側邊欄和消息界面頂部會直接有相應功能入口(由此也能看出飛書夠重視這個功能的
以及這個產品也足夠易用,內置的模型包括DeepSeek R1和豆包兩個模型,看過我之前DeepSeek教程的同學都知道,DeepSeek R1這類推理模型大幅度降低了AI產品的使用門檻,新手上路不再需要學習太多提示詞技巧,只能說人話,能表達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項目背景信息就好了。
并且,這個產品也足夠有用。我見過太多人嘗試將AI融入工作和生活時,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他生活中沒什么想問的,而工作中的問題,又沒那么容易從通用的大模型工具獲得解答。比如:
我們公司的差旅報銷政策是什么樣的?
我工作5年,入職公司3年了,今年會有多少年假?
這些基礎的行政、人事類問題,因為飛書「知識問答」可以讀取到提問者有權限訪問的所有企業文檔,所以可以說是相當容易回答的,而且能節約大量的企業行政資源,讓行政同學可以多花時間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當然,花叔比較遺憾的是,我現在是「一人公司」的狀態,沒有這些人事、行政類的需求了,但是我問了下面這么個問題:
完全準確
在測試過程中,讓我比較驚訝的是,「飛書知識問答」除了能讀你的所有文檔和知識庫,它還能讀取你的歷史聊天記錄,想必很多人都遇到過,在公司內一個復雜多方配合的項目,你可能跟8個人私聊,在6個群里溝通這個項目不同方面的細節,你很容易借助大模型的能力,你可以很輕松地去還原項目的事實。
能訪問聊天記錄這事太絕了,因為對多數缺乏知識管理系統的企業和個人而言,「知識」是散落在一個個聊天記錄中的,國內有資源有能力,又有足夠多的用戶去做這件事的只有三家公司,字節是其中之一,顯然他們搶占了先機。
借助文檔和聊天記錄中散落的信息,你大可以把一些不愿意干的寫月報、寫周報之類的信息總結需求交給「飛書知識問答」來完成,比如我就試著讓ta幫我梳理了下今年2月份我都在干嘛。這個功能我覺得對企業內的普通員工、管理者,或者像我這樣的個體用戶都算相當有用的。
那么,問題來說,飛書「知識問答」這個功能看起來是夠好用的,非常適合想在企業內落地AI,真正讓員工把AI用起來提升效率的企業。
但,能用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覺得對于企業而言,如果想用好飛書的「知識問答」,還需要做到以下幾件事:
一是你需要把企業資料導入到飛書中來,把內部協同溝通的即時通訊工具切換為飛書,這個產品能給企業提供更加體驗的本質邏輯是:AI+企業知識庫,如果你公司內的文檔都還是線下紙質的材料,抑或是散落在不同人電腦本地的office文檔的話,現在飛書,或者其他AI工具都無法幫你管理知識,提供足夠的幫助;
二是培養知識沉淀的AI First思維,我最近半年用AI編程很多,現在感受到的明顯趨勢是,很多API接口的文檔,都改得不是對人類友好、易讀,而是做成更容易被AI閱讀的方式,這樣你就可以把文檔丟給AI coding工具,讓AI寫代碼了,而涉及到知識這部分也是,所謂AI First就是讓企業知識沉淀為更易被AI讀取的形式。
比如我前司和字節都特別強調員工去寫文檔,而不是寫PPT,因為doc文檔是需要寫作者條理清晰地按線性敘事邏輯把一件事表述清楚的,而如果是PPT的話,那是為演講者表達服務的,通常會是相對散落的信息點呈現,還有大量知識在演講者的腦中,這可就太不適合索引與沉淀了;
還有就是對于會議來說,要培養錄音,且應該在會議后,把錄音用飛書妙計之類的工具沉淀為文檔。目前飛書「知識問答」還沒法直接索引語音、視頻等多模態內容。
哦對,這里還有個細節是,飛書「知識問答」功能是基于每個人擁有權限的文檔和知識庫來提供回答了,每個人只能查詢自己的聊天記錄,只能看到自己有權限的公司文檔,你不用擔心信息泄漏,但也需要作為自己文檔的負責人去管理好每份文檔的權限,飛書這方面考慮還挺周詳的。
目前「知識問答」還處在測試階段,你可以通過這個鏈接申請權限:https://ask.feishu.cn/
關注花叔,你的AI指路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