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查看詳情
27歲的小于為了鍛煉身體,最近開始迷上騎行,想著同時還能減肥,一舉兩得。沒想到,因為一次意外,差點猝死!
久坐久躺后引發危險
原來,小于在一次騎行時,不慎摔倒受傷,腿部劃出一道不小的傷口。傷后他在家臥床休養了一周,接著回到辦公室,久坐一周。
兩周后,傷口結痂、疼痛緩解,小于準備重新開始騎行。可就在那幾日,他突然感到嚴重的胸悶氣急,稍微活動下就加重,右側肋下還隱隱作痛,伴隨發熱、乏力、咳嗽,于是立即前往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就診。
接診醫生根據病史判斷病情并不簡單,立即安排肺動脈CTA檢查。結果顯示:小于右肺動脈主干及分支被血栓堵塞,確診為肺動脈栓塞(PE)。醫生緊急聯系血管外科,專業團隊迅速為小于實施肺動脈溶栓吸栓手術,并放置下腔靜脈濾器防止血栓再次脫落。
術后,小于的呼吸明顯改善,胸痛緩解。經過規范治療,他很快順利出院。
年紀輕輕也會得血栓?
痊愈后,小于依然很疑惑:“不是只有老人才會得血栓嗎?為什么我年紀輕輕也會中招?”
血管外科嚴金副主任醫師解釋,肺栓塞并非老年人的專屬。肺栓塞的直接原因是肺動脈被栓子阻塞,而栓子的來源或形成,最常見的是下肢深靜脈血栓。當下肢深靜脈(如腘靜脈、股靜脈)或盆腔靜脈中的血栓脫落,隨血流經右心進入肺動脈,就可能堵住肺動脈。這在久坐或臥床人群中更常見,長期久坐容易導致血流瘀滯、血液高凝,引發血栓。
“小于外傷后長時間不動,加上久坐辦公,正是高風險組合。血栓脫落后隨血流進入肺動脈,導致血液無法充分氧合,引發缺氧癥狀,嚴重時可致命。所幸他就診及時,不過今后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恢復鍛煉,改善生活方式,預防再次發生血栓。”嚴金提醒,肺栓塞的一些癥狀容易被誤認為肺炎、感冒等,延誤診治風險極高,“因此,血栓高危人群(如久坐、術后、外傷臥床者)一旦出現胸悶、胸痛、氣促、發熱等癥狀,應立刻就醫,排查肺動脈栓塞,爭取黃金搶救時間。”
日常預防肺栓塞
日常預防肺栓塞,嚴金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久坐/久臥。每小時起來活動5分鐘,久坐時做踝泵運動(勾腳、繃腳),促進下肢靜脈回流。長途旅行坐飛機、坐車時,每隔1-2小時起身走動,可以穿梯度壓力彈力襪。
2.保持適度運動。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增強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環。
3.控制體重與飲食。減少高脂、高糖飲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預防肥胖和代謝綜合征。
4.戒煙限酒。吸煙損傷血管內皮,酒精過量增加血液黏稠度,二者均升高血栓風險。
5.充足飲水避免脫水,尤其在高溫環境或長途旅行中,正常人每日飲水1.5-2升。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張靜
通訊員 張煜鋅
編輯 陳伊
審核 張倩 馮云濃
BREAK AWA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