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樂園在全球共有6家,每一個都是當地旅游大熱門。然而,香港迪士尼卻是一朵奇葩,自開業20年以來,16年都在虧損,讓人大跌眼鏡。
但就在今年,香港迪士尼樂園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實現凈利潤8.38億港元,創下自2005年開園以來的歷史新高!也是時隔10年之久的再次盈利。
那么,香港迪士尼為何長期處于虧損狀態?2024年又是怎么逆襲的?其他迪士尼的情況呢?
全球迪士尼樂園瘋狂吸金
提到迪士尼樂園,你可能會想到上海迪士尼和美國的加州迪士尼,但其實全球范圍內的迪士尼樂園遠不止這些。
目前,全球共有六大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美國的加州和奧蘭多、日本東京、法國巴黎、中國的香港和上海。
迪士尼王國的"根據地"位于美國,那里擁有最為成熟和完善的運營體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奧蘭多迪士尼度假區,其規模堪比整個舊金山市,園區內匯集了四大主題園區和雙水上樂園,年接待游客量高達5800萬,成為全球迪士尼版圖中當之無愧的游客磁石。
東京迪士尼則是迪士尼品牌的首個海外分園,采用特許經營模式,由日本本土企業東方樂園公司負責投資和運營,迪士尼只收取特許經營費和管理費。這種"輕資產"模式讓東京迪士尼成為迪士尼海外樂園中最賺錢的一個。截至2022年,東京迪士尼兩個園區(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海洋)的累計游客量已經突破驚人的8億人次!
巴黎迪士尼曾經歷過財務困境,但在經歷了債務重組和迪士尼公司增持股份后,情況得到改善。特別是在2018年,迪士尼集團增持到了97%的股份,加大了對樂園的投入,推出了漫威和星球大戰等主題區,使得樂園重新煥發活力。
而2016年開業的上海迪士尼,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上海迪士尼創造了集團歷史奇跡——首年運營即實現盈利,打破了所有迪士尼園區的記錄。截至2023年,這座年輕園區的游客總量已突破1.13億人次,平均每年迎來約1600萬游客。
相比之下,香港迪士尼的表現就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了。2024財年,整個迪士尼樂園業務帶來的盈利高達92.7億美元,而香港迪士尼貢獻的只有8.38億港元(約合1.07億美元),僅占總盈利的1.15%。這種表現差距,不禁讓人好奇:同樣是迪士尼,為什么香港的這只"米老鼠"如此與眾不同?
香港迪士尼的"成長煩惱"
香港迪士尼樂園是全球第五個迪士尼樂園,也是亞洲第二個、中國第一個,其誕生充滿了期待。2005年9月12日,這個被風水師精心選定開園日期的樂園正式向公眾開放,當時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這是"風水最好"的迪士尼樂園。
然而,期待與現實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落差。從2005年開園至2011年,香港迪士尼連續7年處于虧損狀態。2012年至2014年短暫實現盈利后,從2015年起又陷入了長達8年的虧損周期。這種表現簡直是過山車一般起伏不定!
造成這種情況的首要原因是入園人數未達預期。回溯到1999年,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與迪士尼公司簽約時,雙方預估香港迪士尼開園首年參觀人次將超過500萬,15年后每年入場人次可達1000萬。但除了第一年達標,此后的20年里,它從未實現或接近過1000萬這個宏偉目標。
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礙了香港迪士尼實現預期的入園人數呢?
香港迪士尼持續虧損背后隱藏著多重挑戰。首先是地理劣勢——園區坐落于遠離市中心的大嶼山機場附近,游客需專門騰出整天時間前往,而大多內地旅行團更傾向于游覽港島和尖沙咀等市區景點。
2016年上海迪士尼開業也帶來直接競爭。數據顯示,香港迪士尼在2012-2014年曾實現盈利,2015年雖小幅虧損但入園人數仍達680萬,但隨后開始下滑。
IP吸引力不足也是關鍵問題。全球迪士尼園區成功的核心在于豐富內容與經典角色,上海迪士尼憑借"玲娜貝兒"等熱門IP持續吸引游客排隊合影。相比之下,香港迪士尼在IP創新和園區更新方面步伐緩慢,削弱了回訪率。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迪士尼同樣位置偏遠,卻憑借精彩內容成為獨立旅游目的地。
運營效率問題同樣不容忽視。2016年數據顯示,香港迪士尼雇用了5000多名全職員工和2300名兼職員工,人力成本控制不當。
2019年起的外部環境變化更是雪上加霜,香港旅游業整體受挫,直接打擊了迪士尼的經營狀況。
香港迪士尼如何實現逆轉?
了解了香港迪士尼長期虧損的原因,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它為何能在2024年實現驚人的財務逆轉。
這一年,香港迪士尼不僅扭虧為盈,還創下了8.38億港元的歷史最高凈利潤,入園人數也達到了770萬人次的峰值。這種戲劇性的轉變背后,究竟有哪些"魔法"在發揮作用?
首先是樂園擴建,增加了新的吸引力。2024年,香港迪士尼開放了備受期待的"魔雪奇緣世界"(即冰雪奇緣主題園區),這個以風靡全球的動畫電影為主題的園區成為了游客的新寵。冰雪奇緣作為迪士尼最成功的IP之一,其主題園區自然吸引了大量粉絲前來朝圣。這再次證明了優質內容對游客的強大吸引力。
其次,香港迪士尼在門票價格策略上進行了調整。2023年9月,香港迪士尼一日門票新增了第四級別價格,標準票價高達879港元,同時原有的第二、第三等級票價也有所上漲。
新增的第四級別針對全年最繁忙的日子或季節。這意味著只能在假期出行的游客需要支付更高的票價才能入園。盡管這個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樂園的收入水平,但此舉也讓人懷疑是否有割韭菜的嫌疑。
最后,香港迪士尼可能在成本控制方面也采取了更有效的措施。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支持,但考慮到之前人力成本占比較高的情況,樂園管理層很可能對此進行了調整,以提高運營效率。
對比香港迪士尼與其他迪士尼樂園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迪士尼樂園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品牌效應,更需要根據當地市場特點進行調整和創新。
東京迪士尼之所以能夠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深入理解了日本消費者的文化和偏好;上海迪士尼能夠在開業首年就實現盈利,也是因為它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精心設計,如增加了更多適合全家人游玩的項目,并融入了中國元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