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大阪世博會參觀考察結(jié)束后的歸途中,與云南省民企家協(xié)會的一把手花澤飛,這位原云南省文化廳副廳長的交流,如同一幅帶著溫度的老照片,緩緩展開的每一幕都深深觸動著我的心靈。花澤飛當初到到云南來支持上山下鄉(xiāng)到今年整55年。古人云“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花澤飛的人生故事,正是對這句話最鮮活的注腳。
花澤飛的人生起點,便裹挾著命運的風雨。因父親的成分問題,求學、工作的道路布滿荊棘。原計劃前往哈爾濱,卻因當?shù)嘏R近蘇聯(lián),在特殊時期的考量下,這一安排無奈取消。但時代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知識青年下鄉(xiāng)的號召讓這位上海青年做出了改變命運的抉擇——奔赴云南,支援邊疆建設。
在20世紀70年代,云南在許多人眼中仍是偏遠荒蕪之地,甚至還流傳著“明朝發(fā)配充軍之地”的刻板印象。當花澤飛做出遠赴云南的決定時,母親幾乎崩潰,她藏起戶口本,紅著眼眶一遍又一遍地勸阻??缮倌甑闹鞠蛟缫言牡祝娠w瞞著母親到當時類似招生辦的地方報了名?;丶曳涞构裾业綉艨诒竞?,他毅然將戶口遷至云南。母親發(fā)現(xiàn)時,顫抖的雙手緊緊抱住即將遠行的兒子,淚水打濕了少年單薄的衣衫。那一刻,母親的哭聲里,是對兒子未來未知旅途的恐懼,是骨肉分離的不舍,更是一位母親最熾熱而深沉的牽掛。
初到云南,16歲的花澤飛住進了四面透風的茅草房。每到雨天,雨水順著茅草縫隙滴滴答答漏下,地面很快就泥濘一片。為了搭建床鋪,他砍下四根枯木樹枝插在地上作為床架,將竹子一破為二做成床板,鋪上從上海帶來的行李,這便是他在異鄉(xiāng)的棲身之所。簡陋的床鋪搖搖晃晃,卻承載著少年對未來的憧憬。
時光悄然流轉(zhuǎn),半年后的一個清晨,花澤飛驚喜地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插在地下作為床架的四根枯樹枝,竟然抽出了嫩綠的新芽,綻放出星星點點的花苞。那一刻,晨光灑在新芽上,映照著少年濕潤的眼眶。16歲的他佇立在床前,內(nèi)心翻涌著難以言喻的震撼:連被砍斷的枯木都能在貧瘠的土地上逢春,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更何況是鮮活的生命?命運的坎坷、眼前的困境,又怎能成為束縛人生的枷鎖?“我的人生一定可以重塑精彩!”少年的誓言在心底回響,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充滿無限力量。
此后的日子里,少年的花澤飛始終保持著這份與命運抗爭的信念。他在簡陋的茅草屋里悄悄的挑燈夜讀,為了不讓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在努力讀書學習,在破曉時分就起身打掃院落、為同伴們打好洗臉水;勞作時,他總是主動扛起最重的活計,別人扛細木,他專挑粗壯的樹木杠,別人不愿做的事,他無怨無悔的做。他用青春和汗水,在邊疆的土地上澆灌出奮斗的花朵,贏得了當?shù)匕傩蘸椭嗤榈木粗嘏c愛戴。從艱苦的知青歲月,到后來在文化領域發(fā)光發(fā)熱,成為云南省文化廳副廳長,云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再到如今為云南省民企發(fā)展貢獻力量,花澤飛始終堅守初心,用行動詮釋著奮斗的意義。
花澤飛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斗的傳奇,更映照出一個時代的精神。從母親送別時撕心裂肺的哭聲,到枯木逢春時重燃的希望,再到無數(shù)日夜的拼搏與堅守,他的人生軌跡向我們證明:生命的韌性超乎想象,只要心懷信念,再艱難的處境都能迎來春暖花開。這份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無畏風雨,勇敢前行。
云南海平民俗文化傳承中心院長 上海交大老子書院昆明分院院長海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