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紅學大家周汝昌的相識,是從約稿開始的。
1994年初,我向周汝昌約稿,他馬上寄來一稿,并附信。稿件尚未見報,他又來信說:
周忠麟同志:
承索稿,今奉上一件書評。所評之書非常重要,拙文并未放筆細述,大約只有兩千字,實已簡甚,故希望寬予版面,不再砍削為幸。
若可刊用,請勿忘多寄兩份樣報,謝謝。
即頌
文榮!
周汝昌94 6 25
時隔一天,又收到先生大札:
忠麟同志:
刻奉6月23日惠札,知您為我囑托的瑣事分神查問,非常感謝!《影塵回憶錄》系上海佛學書局印行(93年版)。我那小拙文不甚精辟,不過聊以塞責而已。但為您要稿,我卻又寫了一篇書評,此文十分重要,日內清鈔寄上。已寫了一紙短柬,原隨稿發,今先一并奉覽。此文兩千字,很“長”了吧?希望能賜版面,不勝幸甚。
我平生所有文稿皆付手稿,原因是各處要稿太多,無法都鈔,目壞太甚,各報刊也都諒解。(平生為文,沒有所謂“底草”,寫在紙上的即“又是草底,又是定本”!)此次卻因有數處改字較多,怕看不清,故需清繕。我寫此文,卻是十分鄭重認真的,諒您能夠看得出。
匆匆拜復,并頌
文榮筆健!
周汝昌 94 6 26
沒過兩天,周汝昌又寄來一稿,題目為《君書動我心——王湘浩〈紅樓夢新探〉簡評》。周老文思涌動,似乎無法收手了。
周汝昌書信
如果能看到周汝昌云箋的原件,你一定會感受到兩點:一是周老的直爽,那是撲面而來的;二是滿滿的瘦金體,每讀信我還會細細地看他的書法。細細品味,其余味是無窮的:
從書信可以看出,周汝昌寫信都習慣于垂直書寫,而且是從右向左。盡管有一封信是橫寫的,而且走向很規整,但他更習慣于豎寫。
從書信的“卷面”來看,他的書寫和思路是很流暢和干練利索的。當時他已77歲,1975年時他的左眼失明了,右眼也只有0.01的視力,所以他寫的信,字都特別大,而且像爬樓梯似的,是斜著走的。但是,你不得不承認,他的字很有力度,很有骨架。
有很多人說周汝昌的字像瘦金體,特別是“一”字和“文”字,收筆帶鉤,捺筆伸腿。“瘦金體”又名“瘦筋體”,源于宋徽宗的書法,其特點是筆法纖細,線條流暢,結構緊湊。最大特點是:橫劃收筆帶鉤,豎筆收筆帶點。周汝昌的字顯然具有這兩個最明顯的特點,并得了瘦金體的神韻和精髓。
周汝昌先生給我的信,每封都寫得滿滿當當,連信紙的四邊都寫滿了字,一是可能他眼睛真的看不清楚,二是他想說的話很多,要等到紙上無處可寫了才收筆,這也能窺見他的個性之一二。
原標題:《晨讀 | 周忠麟:周汝昌云箋一瞥》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史佳林
來源:作者:周忠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