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澳大利亞女子,去泰國旅游的時候,體驗了一下魚療,當時只感覺有些不適,結果回到澳大利亞檢查以后,她不得不切掉了多個腳趾!
到泰國旅游,做個魚療,還真是挺常見的。
這名澳大利亞女子,名叫科索伊思,她當時遇到一家魚療店,就進去了。然后她看到工作人員把水箱里的水重新換了,然后把一盆小魚放到水箱里。
科索伊思把腳伸進水箱,小魚就開始啃她的腳。
過了幾天,科索伊思總覺足部有點不舒服,后來問題更嚴重了,她不僅頭發暈,而且還燒起來了。
于是,她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腳部感染希瓦氏菌,已經很嚴重了。
問題是,在各處水域,幾乎都能見到希瓦氏菌,幾乎不會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那么,科索伊思是怎么回事呢?
醫生推測她是在做魚療的時候,因為腳上有傷口,在小魚的作用下,導致了腳部感染。
因為科索伊思的問題比較嚴重,只能截取腳趾,于是科索伊思的腳趾頭就被截去了幾個。
盡管截去了幾個腳指頭,但是科索伊思還是沒有恢復。后來又將其他幾個腳指頭截去,才逐漸好轉。
魚療興起的年頭不長,是2006年土耳其人發現的。
土耳其有一種小魚,叫淡紅墨頭魚,它能在溫度較高的水里存活,有人在水里,它們不怕人,會過來啃食皮膚上的死皮。
后來土耳其人就用這種小魚,推出了魚療服務。
不過東南亞,還有我國并沒有這種小魚,我國的“魚療”,一般使用大口似真小鯉和雙孔魚,比較便宜的魚療店,則使用的羅非魚。
不管是哪種魚,有皮膚破損的人,都不適合進行魚療。如果魚療過后,持續出現不適,就要當心,還是要盡早就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