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臨近,押題卷市場熱度居高不下,“名師”和“AI預測”押題齊上陣。據媒體調查,這些都難言靠譜。從押題“戰績”來看,商家所謂的“押中”標準非常寬泛,考查了相同知識點就算“押中”。
不難看出,商家宣稱的“押中”很大程度上只是噱頭,所謂“押題卷”其實是為了把模擬試卷賣出高價的包裝。近年來AI火熱,于是“AI大模型”也被引入押題陣容,一些博主還將“AI生成考題”與真題對比,以所謂“高相似度”佐證“AI押題”可行,并以此引流、誘導付費,實際上只對比了題型和大致考查方向。
高考具體如何出題,可能性難以窮盡,更何況高考命題有嚴格的保密措施與“反押題”機制,“押中”的概率可以說微乎其微。若輕信商家的營銷話術,把高分期望寄托在“押題卷”上,反而可能打亂備考節奏,錯過鞏固基礎、查漏補缺的寶貴時間。
面對高考,考生與家長難免緊張焦慮,一些商家正是利用這一點,把“精準押題”作為賣點。對于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商家,平臺、監管部門等應予以清理整治,讓“押題熱”冷靜一下,營造更理性的備考氛圍。與此同時,考生和家長也應保持平常心。適度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反應,要科學調整迎考狀態,莫掉入“AI押題”之類的“焦慮陷阱”。
原標題:《新民快評丨莫掉入“AI押題”的焦慮陷阱》
欄目編輯:郁晶陶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紀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