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攝像頭24小時“站崗放哨”,實時捕捉安全隱患;塔吊傳感器將操作精度提升至毫米級;無人駕駛智能人貨梯精準預防超載、碰撞和夾人等事故……近日,在羊尖山單元安置房項目現場,從原料進場到多點施工,從工藝細節到進度管理,項目正以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群眾“安居夢”加速變為現實。
“在高空中,塔吊吊鉤可視化系統,實現吊鉤行動軌跡追蹤,對作業情況進行無死角監測,大大降低了因吊鉤盲區帶來的安全風險。”項目現場負責人錢躍明介紹,每天有500余人同時作業,安全至關重要。通過搭建全方位覆蓋的“智慧工地”系統,項目管理人員如同擁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可以清晰了解現場人員作業情況,精準預判不安全行為,確保快速響應和妥善處置應急事件,讓項目建設更智能、更綠色、更高效,工程進度與質量“雙在線”。
羊尖山單元安置房項目作為區重點民生工程,自去年10月破土動工便按下“快進鍵”。項目東鄰理工學院安置房,南靠橫一路主干道,西依縱二路次干道,北側明麗街未來也將打通城市脈絡,交通十分便利。總建筑面積12.7806萬平方米的社區內,9幢10-17層中高層住宅樓錯落有致,937個停車位規劃有序,可安置588戶居民,將為曹宅鎮羊尖山周邊拆遷安置居民提供高品質居住環境。
“每天都有新進展!”錢躍明難掩興奮。早在5月初,該項目就已完成首幢房屋結頂。面對當前為雨季的實際情況,項目團隊迎難而上,始終堅持“向雨天要晴天、向黑夜要白天”,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一路“披荊斬棘”。目前,1號樓已結頂進入二次結構施工階段,7號、9號樓主體計劃5月底結頂,其余6幢樓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快馬加鞭,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
與羊尖山單元安置房項目一樣,承載著百姓幸福期待的還有金義新區東片城市有機更新項目傅村一期項目,它朝著宜居宜業現代化新社區的目標穩步前行,建成后將為1056戶居民送去高品質新生活。
傅村一期項目位于宏業路以北、東華街以東。總用地面積7.13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0.7349萬平方米,26幢10-12層的高層住宅拔地而起。項目建成后,主要用于安置傅村鎮華金村徐家自然村和后畈自然村村民。項目還計劃建設幼兒園、餐飲商鋪、菜場、公共廁所等配屬設施,一站式滿足居民的各類生活需求。
“目前項目正處于收尾階段,近期將全力推進各專項驗收和竣工驗收。”項目建設方現場負責人何榮成說。如今,徐家、后畈小區主體工程、外立面裝修均已完成,水電和綠化工程正穿插作業,各班組精細化交叉施工,只為以最佳狀態交付項目。屆時,首批搬遷居民將拿到期盼已久的房門鑰匙,開啟生活新篇章。
著眼于實現群眾“住有宜居”的美好愿望,我區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推動城市更新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如今,一棟棟嶄新的高樓拔地而起,居民的“安居夢”正從圖紙逐漸落地成為現實,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作者丨嚴昭睿/文 陳煉鋼/攝 來源丨金東區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