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剛
在光老師家的陽臺上,種著幾盆辣椒。不用描述,看到小尖椒三個字,大家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成熟的、通紅通紅的可愛形象來。
這本來是觀賞加菜肴的盆栽辣椒,可后來跟餐桌無緣,只要辣椒成熟,她就撿最紅的摘下來,給孩子們當成作文課上的特殊獎品。能夠得到一枚小尖椒,是孩子們的榮耀與自豪。
光老師,是濟南市歷下區(qū)龍德學校的語文教師光曉燕,本身喜歡讀書和寫作的她,最喜歡的工作就是教孩子寫作文。批閱著作文,她給孩子們說:“經(jīng)歷是一筆上了鎖的財富,手中的筆就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
語文的魅力在于通過閱讀和寫作來涵養(yǎng)孩子的能力。在光老師的語文課上,除了作文本,還有一本漂流日記,作文本發(fā)到學生手里孩子自己珍藏,漂流日志留在她手中,作為對孩子們的集體回憶。光老師說:“多年后有些小事會被時間沖刷掉,而文字會成為他們永久的童年記憶。”
孩子們眼中的世界五彩斑斕,學習生活就如萬花筒般在他們眼前鋪開。翻看同學們的作文本,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的作文里,都提到了光老師帶他們在云朵下上班會課:有位同學這樣寫道:“有一次光老師到學校的路上,看到云很漂亮,就在班會課上帶我們到操場上,手拉手圍成一圈,看那些云,那些云別提多美了。”另一位小朋友:“哇,這云朵也太漂亮了吧!”還有:“光老師笑著說:‘今天,我們上一節(jié)云朵下的班會課。’光老師讓我們手拉手圍著操場圍成一圈,但我們班人太少了,光老師就讓我們在操場中心圍成一圈坐下,表演節(jié)目。那節(jié)課我們開心極了,就是時間太短了。”“在那里十分細心地看云,一看可不得了,看了足足半個小時。”
光老師說,對孩子們來說,寫作的重要性在于,當這些故事從孩子的筆下流淌,它們可能會成為孩子們心中永恒的記憶。
班主任工作和教學不分家,除了教學還要應對各種事兒。在班級這個大家庭里,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個性,發(fā)生沖突是家常便飯,此時的妙招是變“事故”為“故事”,引導他們將事情的全過程寫下來,寫完不需要老師再介入,矛盾自然化解,同時他們獲得了一篇好作文。所以班里的孩子不害怕沖突,也知道如何用文字化解沖突。有一次大課間會操比賽,有一個同學不知為何拿著班旗跑到整個隊伍的前面去了,導致班級被扣了一分,事后其他同學都“一起管他”,把這位孩子“管”哭了。這件事在孩子們的作文里被寫成“操場風波”。在作文里,一個孩子這樣記錄下了光老師的處理:“某同學亂動咱只丟一分,而全班同學一起管他,咱班是不是就得丟40分?”一場風波就這樣化解了。
一位小同學在作文里這樣寫:“有一次,我們班有幾名調(diào)皮的同學在課間拿著班旗去捉窗戶上的瓢蟲,可是被光老師發(fā)現(xiàn)了,我心想這幾名同學要倒大霉了,可光老師沒有批評他們,反而同意他們捉來養(yǎng)著。這可是我們班以前從來沒有的現(xiàn)象。光老師還提醒我們說,這也可以是寫作文的素材。”
一切作文都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為了鼓勵孩子們寫作,有一次她利用午休時間烤了四十個雞翅,為了保持口味,拿錫紙一個一個單獨包裝起來,再放到保溫袋拎到教室里。那天是周五,孩子們整個下午都沉浸在一個雞翅帶給他們的感動里,寫出了獨具特色的作文。好多孩子對此念念不忘,多次習作以“烤雞翅”為素材。
作文頒獎更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小辣椒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獎品。光老師把它們摘下來,裝在小小的工藝品的塑封袋里,根據(jù)作文的優(yōu)劣,獎給不同的孩子。獎項名稱需要精心設計,比如以前分成“一等獎”“二等獎”,為了鼓勵孩子們寫作,光老師把它們改成“宇宙第一帥”“宇宙第二帥”,學生習作進步了,不叫“進步獎”,改成“扶搖直上獎”,孩子們會更喜歡。班里孩子說“我們老師發(fā)個獎都發(fā)得這么有文化”,無形中增加了孩子們對讀書和習作的熱情。
光老師的作文課獎品也很出人意料,有一次是小籠包子,那美味一直在同學們的作文里回味悠長。前不久她去西北,買了甘肅當?shù)氐某赐愣梗數(shù)赜邪淄愣购颓嗤愣梗髻I了兩大包做獎品。這些神奇的小獎勵,讓孩子們的作文課,從枯燥變得香甜起來。
在光老師手機相冊里,還保存著孩子們領到辣椒時驚喜的神態(tài),孩子們小手捏著小辣椒,在鏡頭前盡情地歡笑。
就像小朋友不喜歡喝水就拼命換杯子一樣,為了讓學生愛上習作,她特地選了一些漂亮的帶彩色圖案的信紙,每寫完一次作文就將全班的作文整理成冊掛到走廊里展示,一年下來就積攢了四十多本作文集。到了期末就發(fā)給孩子們,孩子們看到自己一年的大作,會為自己的成長驚訝。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自我認知的有效途徑。我們大部分人往往依賴外部評價,當?shù)貌坏酵饨缯J可時,會沮喪,會頹廢。但是有了對自己的肯定,心理就會逐漸變強大,不會為一時一事的沮喪羈絆住前進的步伐。
小朋友們捕捉愛和感受愛的能力很強大,所以他們不接受畫大餅式的“為你好”。在批改孩子們的“漂流筆記”時,她就專門訂做了兩個漂流專用章,一枚是藍色帆船章,專門給男生簽;一枚紅色漂流瓶章,給女生簽。兩枚小小的印章,更看出她的用心。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對文字的熱愛,光老師真的是煞費苦心。不忍心看到孩子們的寫作熱情被套路式的應試作文給消耗掉,她養(yǎng)了孔雀魚,讓同學們排隊領。一位小朋友在作文里寫道:“真沒想到自己還能養(yǎng)五個‘小寵物’。其實我去過光老師家,光老師家有只烏龜叫巴布亞,有只龍貓叫龍十一,還有一些魚和一只小老鼠,光老師還和我去校內(nèi)找爬山虎……”
作文說起來簡單,就是我手寫我心,實際上能做到這一點卻不容易。它需要日常生活中細致的觀察,用心的體驗,同時需要具有化思維為文字的能力。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語言,語文包羅萬象,是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發(fā)揚的媒介。在光老師眼中,語言還是深度思維的訓練途徑,是心理療愈的有效渠道。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語言文字本身就是最寶貴的財富,習作像書籍一樣,也是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光老師說,從語文老師的角度講,感受到了這份職業(yè)帶來的價值體現(xiàn):當用自己的人格影響到學生,讓學生做到了“親其師,信其道”,當我的學生以做我的學生為榮耀,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在教學工作中真正體會到了書中所講的“教學相長”“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自己也真正學會了謙卑,學會了與人平等相處,也獲得了內(nèi)心的平靜。“這是教師這一職業(yè)帶給我的巨大回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